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奉贤区黄浦江南岸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奉贤区黄浦江南岸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

    思考和建议

    (2015年6月)

    区政协第一课题调研组

    编者按: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对外展示形象的重要窗口。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黄浦江两岸地区要建设成为上海“四个中心”的重要核心功能区。奉贤区黄浦江南岸区域是黄浦江两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重要纽带,具有岸线长、腹地广的特点,在未来发展中,该区域将是奉贤参与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功能区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示范区,并成为奉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为此,区政协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履职原则,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要求,围绕黄浦江南岸区域的战略发展开展了调查研究。调研组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帮助下,通过视察、走访、座谈以及赴先进地区学习取经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了解了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一、发展现状

    奉贤区黄浦江南岸区域(以下简称黄浦江南岸)主要为松江界以东、黄浦江以南、金汇港以西、大叶公路以北围合区域,岸线总长为13.6公里,总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主要涉及南桥镇、庄行镇、金汇镇、奉浦社区,包括15个行政村和西渡园区、邬桥经济园区。根据土地利用现状摸底调查结果,该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27.4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5.12平方公里,其他用地3.41平方公里。宅基地总户数为8700户,总人口33763人,其中农业人口16652人,非农业人口17111人;企业总户数为581家。

    (一)区位优势较为突出

    黄浦江南岸是奉贤连接上海中心城区的前沿,奉浦大桥、闵浦二桥以及建设中的轨交5号线和金海路越江隧道连接北岸,是联动黄浦江两岸、辐射上海南部乃至长三角的重要纽带。同时,黄浦江南岸毗邻南桥新城,随着新城建设的加快推进,给该区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生态条件较为优越

    黄浦江到达奉贤地区时90°角拐弯的天然形态,使奉贤具备了打造“浦江第一湾”的基本条件。黄浦江南岸作为上海市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和岸线绿化都是黄浦江区域最好的,沿江涵养林面积达2700亩,并有多处绿化片林点缀其中。

    (三)文化要素较为多元

    黄浦江南岸拥有区级文物“客乐浦”、过江渡口、粮仓、水泥厂等能够生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轨迹的建筑物。借鉴徐汇滨江开发理念,这些资源都将成为黄浦江南岸发展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要素。

    (四)二次开发空间较大

    该地区现存建设用地15.12平方公里,不少企业属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对象,这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也将为黄浦江南岸发展腾出大量的开发空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来一段时期将是奉贤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期、城市形态建设和城市功能塑造的推进期、环境配套改善和“三生”融合发展的机遇期。对奉贤来说,黄浦江南岸的开发建设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一)认识尚需统一

    市政府于2012年印发的《黄浦江两岸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开发范围为“吴淞口到闵浦二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流域”。但是,从实际规划开发情况来看,着重于发展黄浦江两岸的中心城区段,郊区段的发展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于种种历史原困,奉贤至今没有制订黄浦江南岸的发展规划;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控制和保护措施,增加了规划开发的难度。同时,我们在调研走访中了解到,不少干部对规划开发黄浦江南岸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顾虑和畏难情绪。

    (二)交通设施薄弱

    该区域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内联外接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尚未真正形成,路网结构较差,通达度低。从纵向上来看,与黄浦江北岸的连接特别是直达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交通设施极为缺乏,奉浦大桥车流量过大造成堵车成为常态,闵浦二桥与沪闵路对接处长期处于“下桥就堵”的状态,隧道、轨交等交通设施还在建设中;从横向上来看,只有大叶公路能贯通东西,但是车流量已接近饱和。同时,配套公共交通设施严重不足,造成黄浦江南岸的交通可达性较差。

    (三)限制因素较多

    随着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工程建成,不久的将来黄浦江自来水取水口将移至太浦河金泽水库,但是现有的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将继续作为应急取水口,水源保护地的相关硬性规定将长期存在。同时,黄浦江南岸作为城市中最为敏感的生态地段之一,开发利用中必然涉及航运、岸线治理、植被养护、鱼类栖息、城市安全等诸多方面,可以说该区域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开发的限制性因素较多。在开发具体项目时还应充分考虑开发建设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公共利益的影响。

    (四)资源要素缺乏

    新增建设用地空间较小,现有的46平方公里中有大量土地因生态保护、保留公共空间等原因无法开发利用。沿江产业发展缺乏规划,呈自发状态,大多数为“三高一低”企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产业结构层次偏低,面临繁重而艰巨的转型发展任务,现有的建设用地要进行二次开发难度较大。同时,沿江城乡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人口结构较为复杂,违法建筑面广量大,整治难度较大。

    三、思考和建议

    对奉贤来说,黄浦江南岸的开发建设可谓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奉贤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亮点,需要全区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整合资源,借势发力;谋划长远,稳步推进。

    (一)拓展视野,谋划长远,充分认识规划发展黄浦江南岸的战略意义

    1、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滨江地区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城市滨江地区的开发,既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一种开发方式,也是现代城市寻找新的增长点的一条重要途径,被视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无论是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先进城市,还是上海、杭州等国内重要城市的发展经验都证明,滨江地区的开发不仅能有力地带动城市经济、环境和文化生活的发展,而且往往成为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