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又是基本的民生,是千家万户最关切的焦点之一。疫情防控进入现阶段,要搞好顶层设计,把群众普遍关心的教育问题安排好。 一、区政协委员金汇镇联络组、委员范谊和农工党党员程鸣、刘敏反映:科学谋划开学准备工作 关于上海市学校开学,我们建议应当科学谋划开学准备工作,学校方面或教育条线要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预案,应当结合上海市教育局工作指南,按照“一校一案”原则,分别制定适合各个学校切实可行的开学工作方案。强调全市学校不得在2月底前组织学生返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线下集中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在全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解除前,一律不得开展线下集中服务。 二、民进会员顾秋凤反映:合理安排返工人员子女的生活与学习 眼下,随着返工潮的来临,上海地区的疫情防控已到了最紧张危急的时刻。为控制疫情蔓延,学校宣布延迟开学,这是果断的举措,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问题。在此情形下,返工人员子女的管理问题,应引起关注。父母上班,将子女留在了家里,无人看管照料,尤其是低龄儿童。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成了一个大难题,让家长很不放心。如何解决这类家长的后顾之忧?如何合理安排返工人员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让孩子顺利渡过这段非常时期,让“停课不停学”真正落到实处,为日后复学做好充分准备,值得我们去思考。 为此,建议: 1.居委会或班主任摸底,逐一排查,了解具体情况,动员社会力量,给予这些家庭生活上必要的帮助。 2.企业采取错峰上班或弹性上班等形式。各单位根据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些可以网上上班,或错峰上班。对单位职工摸底,了解其家庭情况,对于特殊情况给予照顾,如采取弹性上班制度。 3.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学校应开设多学科网上教学。“停课不停学”,各所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一些考试学科相当重视,早已要求老师提前培训录播、直播等各类技术,而一些小学科却没提上日程,如音乐、美术、心理等课程。文化课固然重要,但孩子身心健康更加重要。关在家里,除了必要的文化课学习,其他课程也要重视。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而不只是文化课的学习。 4.加强监管。线上教学,不像线下教学,学生不自觉,很容易走形式,可以采用一些监控比较好的平台,如钉钉,学生有没有上线一目了然,便于班主任掌握信息,也便于学校监管。 三、民进会员范晓叶反映:疫情期间加强在线教育市场监管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全国各省市教育部门决定推迟各级各类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正当相关部门积极筹备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网络教学工作、以实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时,各类在线教育机构也嗅到了一丝商机,纷纷推出免费在线课程,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笔者发现,在线教育市场在“传递知识传递爱”的同时也存在如下隐患: 首先,易“进”难“出”,维权困难。选择性多、自主性强、省时省力省钱是大多数人选择在线教育的原因,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大家足不出户时,在线教育自然成为不二之选。此时,许多机构打出“为爱接力”的口号,推出许多免费课程,大家便毫不犹豫地尝试,殊不知课程的延续性已经招揽了这些“潜在客户”,但课程的优劣、契合与否却是未知数。学员还要承担机构“跑路”的风险,中途退订的繁杂“流程”和巨大损失也是顾客买单,维权就更加困难重重。 其次,大多数机构重营销轻教育,本末倒置。在线教育时代,尤其是疫情期间,许多“教育者”和其它领域精英转战在线教育市场,重营销轻教育的现象屡见不鲜。他们花费大量精力推出“免费体验”“好友推荐”“买赠优惠”等营销活动,却无暇顾及自身存在的诸多弊病,有些机构只懂互联网,教育课程质量不过关;有些则只懂教育,用户线上体验就较差;从教育机构转型线上的在线教育企业则纯属线下课程的照搬复制,并没有真正践行在线教育“以优质内容为核心、便利渠道为辅助”的初心。 第三,大多数平台疏于对学习内容和时间的约束,不利于身心健康。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成人教育,线上教育都普遍注重学科性和趣味性,大大迎合了家长的“需求”,却加重了学业负担,不受限制的长时间观看视频教学也很容易导致视力的下降。 为此,对疫情期间在线教育市场监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虽然2019年7月《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出台,在备案审查、排查整改、长期监管上均作出具体规定,但仍需加强信息公开,提升知晓率。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育机构大多采取高度营销抢份额,推出免费课程,监管部门需向社会提供各机构查询平台,告知维权方式等,规避风险。 2.除了相关部门的监管外,机构自身需建立合理有效的自我监管机制,有助于在事前事中,有效预防问题发生以及出现问题能及时解决。在疫情期间,不应为了牟利而盲目推送课程,而应回归教育本质,关注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教育服务水平。 3.解决在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除了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推动行业自律,更关键的是将线上教育纳入法治轨道,让线上教育发展有法可依。如采取扶植、合并、取缔等方式,对在线教育机构进行分流。对于那些影响较大、条件较好、师资较强的在线教育机构,教育主管部门应批准其成立,给予合法地位。对于一些规模小、条件差的在线教育机构,引导合并,在一定期限内若没有改善,则要予以关停。对于一些招摇撞骗、坑害消费者的在线教育机构,则必须坚决取缔。 4.疫情期间,教育部门应筹备完善网络教学工作,学校积极做好在线教育教学的准备,全面排摸了解学生家庭信息化设备情况,以保障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条件参与在线学习。 四、民进会员卫勤反映:建议医学、教育、军事专业扩招的几点思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降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反思。前两天看到微博上有李兰娟院士的建议:希望国家把高薪、高福利、高职位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技术人员,让孩子们明白真正偶像的含义!灾害面前,祖国最需要的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医疗工作者和人民解放军,他们拿着最基本的工资干着惊天动地的大事!火海有他们,地震冲在前,疫情发生用生命来保护我们,他们是最应该拿高薪的人! 少年强则国强,请首先给少年们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媒体也要多宣传为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为孩子们树立榜样!给下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更多优秀的高中生报考医学、教育、军事专业。本人建议如下: 1.以本次疫情中出现的优秀人物为楷模,建议本市乃至全国的各类医学、教育、军事学院及专业扩大招生,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2.目前报考医学专业的应届生以理化同修为基本选修科目,建议理科中物理、化学、生物任意一门即可报考,择优录取。 3.建议扩大985院校教育专业的招生,鼓励更多优秀应届生报考,提高基础教育科研能力,为进一步培养后续人才打好基础。 4.建议报考军事专业人才予以各类减免及照顾,并树立光荣形象,树立中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五、区政协委员谢永强反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本市中小幼各阶段学生网络授课 2月5日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政府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为确保学生安全,决定本市各级各类学校2月底前不开学,并提出开学前这段时间,学校将向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和学习建议,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并鼓励学生进行适当体育运动和家务劳动,保持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消息一出,很多机构开始打造线上课程,吸引家长和学生,而这些机构的师资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各公立学校反应不一,有的马上开始部署2月17日至3月头这段时间的线上课程,而一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由于时间仓促,且毫无经验、设备缺乏、人员不足等诸多原因,感到束手无策。根据以上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在线教育平台的监管,包括师资、教学内容等。很多培训机构原本主打是线下教学,并不符合线上教学的资质,这类课外机构应暂停整顿。 2.加大对幼儿园这个学段儿童的关注。几乎所有目前的课程都较多涉及中小学生,而幼儿园学段的心理辅导、唱游、体育锻炼、品德建设等都比较少,市教委应针对该学段做一个统一的部署。 3.中小学生各校在做线上课程的时候,不仅仅只关注语、数、英、理、化、生等这些学科类课程的开发,同时要兼顾德育、美育、体育、卫生、健康、心理等学科。让学生能真正的做到停学不停课,营造网课也全面、丰富的氛围,并应在各年段当中,补充设计和此次疫情相关的内容,适时的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本市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应该由市教委牵头,统一备课,统一内容,统一资料。避免各校各自为政,各校应通力合作,避免资源浪费。各区教研室要组织各学科教研员研讨制定各学段、各年级教学内容和进度指导意见,指导授课教师备好课。市教委的优师优课平台、上海电化馆、各出版社等应提供和开放已有的课堂资源,避免重复劳动,各校应以市区的平台为基础,多途径选择适用的教学资源。授课教师要认真备课、组织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国家教学大纲要求。非义务教育学校、民办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在市教委的统一大纲上做出增减。 5.本市的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市级各类优秀教师应该勇于担当,成为学科带头人,做好支援、设计、顾问、录课等工作,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6.不应让此次网上课程流于形式。各校应制定科学的计划,认真实施网上课程:如制定每日的作息时间、相关作业的布置和讲解、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学生的管理等。 7.做好技术支持和设备支持,提供便于学生使用的各种不同平台,如手机、电脑、pad、电视等。 六、民建会员周菁反映:延后高考、中考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部署下,各地都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其中,工厂延期开工、学校延期开学等措施也是各省、市普遍采用的方式。上海市政府已明确要求各大、中、小学等2月底前不开学,其他相关的省市也有类似的规定。因此,3月上来的新学期,学习时间相比以往将有明显的缩短(一般是2周左右的时间),对于即将参加高考和中考的学生,也将损失宝贵的复习备考时间。 因此,建议延后2020年度高考以及本市中考的时间。具体延后时间为:高考时间为2020年6月中下旬,中考时间为高考时间后的1周;同时,与其他年级的暑假时间以及期末考试错开,以便保障正常的人力资源和考场资源。 这一建议,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有利于团结群众,提振抗击疫情的信心。延期高考和中考,等于是政府释放的强烈信号,让人民群众能够众志成城,配合好有关部门,更好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去,而不再造成高考、中考临近的焦虑,降低铤而走险私自补课等风险,全力保障打好疫情阻击战。 二是有利于稳定高考生的情绪,发挥出正常水平。延期考试,也能减轻疫情对考生学习和复习时间的影响,有助于提高考生的学习水平,发挥出最佳状态,为国家选才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