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加强培训机构监管的意见和建议

    320日下午,区政协主席陈勇章主持召开区政协五届四十四次主席会议,围绕“加强培训机构监管”议题开展专题协商。区政府副区长袁园应邀出席会议并通报我区培训机构监管工作情况。区政协副主席吴梅、邵惠娟、张琪、张开明、顾德平,秘书长蒋仁军出席会议。区教育局、区科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文旅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体育局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教育界界别群众代表应邀参加会议。区政协专委会主任、副秘书长、区政协教科卫体委部分委员、相关提案人等列席。

    为进一步精准建言,区政协坚持“不调研就不建言、先调研后协商”的履职理念,会前围绕“加强培训机构监管”议题组织开展了座谈调研,听情况介绍、找问题根源,广泛集思广益。

    委员们认为,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培训机构迅速扩张,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项“热门产业”。但是部分培训机构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乱收费、高收费、先预付、退费难、培训师无从业资格、机构负责人卷款跑路等问题的存在,不仅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还侵害了广大培训群体利益、影响到受训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委员们指出,加强对培训机构的严格监管,很有必要,势在必行。对此,委员们围绕如何进一步加强培训机构监管提出意见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法规的可操作性

    当前培训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依法依规从严管理,多管齐下、持续发力。建议要根据《关于加强本市培训机构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上海市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办法》(简称“一意见一办法”)的文件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尽快出台具体操作规程、实施细则,不断提升我区拟制定出台的《关于加强培训机构管理的实施意见》的可操作性,确保各责任单位有规可依、有据可循、有抓手可用。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工作职责,压实部门责任,主动靠前、跨前一步,加强部门之间的有效对接、沟通合作,共同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寻求新办法、落实新举措,打好“组合拳”,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形成各司其职、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明确监管重点,促进培训市场规范发展

    培训机构乱象丛生既是经济利益问题、民生问题,也是社会稳定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需要进行重点监管。建议要摸清底数,建立健全全区培训机构数据库,分门别类进行监管整治。要从“源头”上加强管控,进一步提升行业准入标准,尤其是严格规范机构的师资、办学场所、办学方式等,设置相应的准入条件和考核指标,杜绝劣质机构入场。适时建立培训机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及质量标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培训市场中的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功能作用,促进行业规范运作。要从“过程”中加强监管,对培训机构的办学过程开展定期检查、突击抽查,建立健全更加完善的信息公示机制和社会监督公众平台,尤其是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培训机构的监管,促进培训机构规范过程管理。探索建立风险保障制度,对培训机构银行账户最低余额和大额资金流动进行风险防控,并实施预警,切实保护受训对象的合法权益。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各属地政府成立督查工作小组,加强网格化监管。要从“末端”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置,特别是针对信息不对称、乱收费等问题,明确违规责任,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可借鉴环保处罚手势),维护正规培训机构和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消除“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以促进培训市场进一步良性发展。

    三、提升校内教育质量,倒逼培训市场优胜劣汰

    培训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是学生、家长、社会对校外培训迫切需求的一种折射。建议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属地政府要切实关注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把学科类教学的主要任务还给学校、还给老师,从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做好课后服务等方面入手,力争从根本上疏解校外培训需求,尤其是学科类培训需求,避免出现校内吃不饱要靠校外“讨”的现象。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青少年文化宫等在培训市场中的公益性、主导性作用,建立健全青少年教育社会化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拓展适合青少年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整合区内场所、人力、文化等有效资源,使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形成合力,多管齐下,倒逼培训机构提升品质、规范办学,形成良好的培训市场环境。

    四、强化宣传引导,形成正确理性的教育理念和消费观念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热情越来越大,关注重心也越来越前移。但许多家长并没有形成正确、理性的教育观念和消费观念,误认为“花了钱就能学到知识”“收费高的培训机构就是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培训市场乱象丛生现象的形成。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帮助家长逐渐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理性的消费观念。如,组织家庭教育专家、名教师名校长等人力资源,通过科普讲座、基层巡讲等形式,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更能理性地帮助孩子确定成长目标,培养孩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要完善培训机构信息平台建设,发挥“一网统管”作用,定期公开监管、执法情况,加强对培训机构“白名单”“黑名单”的宣传,提高监管工作透明度,引导家长从“白名单”中择优,从慎从需选择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