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载体,是把人民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社情民意信息? 社情民意是指社会的基本情况和人民群众的意见愿望。社情民意信息具有聚焦准、切口小、可参与度高,以及“短”“平”“快”“新”的特点,是参政议政的“直通车”和“轻骑兵”。 01主要内容 1.对国家、本市、本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重要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2.社会各界具有代表性的意见以及需要引起关注的少数特殊群体的合理诉求; 3.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倾向性、警示性的情况和问题; 4.对重要时事、重大突发事件的实情分析和对策建设; 5.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无论哪方面的情况、问题、建议,只要是有利于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有参考价值,就可整理成信息反映。 02主要特点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突出“真、精、特、快”四个字。 “真”就是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反映的情况不能虚构,也不能靠逻辑推理。 “精”就是要注重信息的规范性和简洁性,信息稿件要一事一议,一事一报,短小精悍。提出问题直入主题,少做铺垫,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特”就是要注重人民政协的特色性。就是要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与政协的组织特色结合起来,注重发挥界别优势;把反映社情民意同专题调研结合起来,关注热点、剖析难点,反映深层次问题。 “快”就是要注重信息的时效性。 03适用范围 社情民意信息的适用范围:一是不宜公开讨论的问题,以及对报送渠道具有特殊保密要求的问题;二是党政部门信息渠道一般不易反映的问题;三是既适用于参政议政,又适用于民主监督的问题;四是适用于反映统一战线内部的问题。 社情民意信息不适用范围:信访事项、学术争鸣、进入司法程序的案件以及普通工作动态情况,道听途说的事项等。 二、社情民意信息写什么? 01信息类型 动态型 反映新动向、新苗头;反映趋势和倾向,有前瞻性、警示性,应主要着眼于“新”,特别是一些敏感问题。 例如:《警惕新冠肺炎疫情对收入增长和不平等的影响》 问题型 反映的问题要“真”,是真实存在的真问题,而不是伪问题;是普遍性问题,而不是局部地区的个案、特例。 例如:《行政机关败诉率长期居高不下应引起重视》 举措型 对当前的难点、重点工作和问题,从推动工作落实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具体措施,应着眼于“实”,有实据、有实效。 例如:《关于从国家层面设立医护技及疾控人员保护基金的建议》 建言型 对某个重大事件提出看法,为优化决策提出建议,应着眼于“深”。 例如:《科学布局中央财政支持试点 全面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经验型 主要是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启发,对重点工作进行推动,也可以理解为“为普遍性问题提供特殊性经验”。应主要着眼于“特色”和“可推广”。 例如:《关于在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推广“同步课堂”教育帮扶新模式的建议》 理论型 理论研究的成果,能对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种类型信息对反映人身份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是某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或代表人士。 例如:《尽快明确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劳动关系争议解决规则》 02社情民意信息“六不报” 一是不报送背离正确政治方向的信息; 二是不报送内容虚假或不准确的信息; 三是不报送时效性较差、滞后于实际情况的信息; 四是不报送抄袭网络、报刊等公开发表内容的信息; 五是不报送具体日常工作类信息; 六是一般不向上一级组织报送归属本地方处理的信息。 三、怎样撰写社情民意信息? 社情民意信息一般包括问题、原因和建议三个部分,要有情况(信息要反映什么问题)、有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建议(针对这个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当然也有例外,可以只有问题、建议两个部分,或只有问题、建议其中一个部分。 01基本要求 立意要新、一事一议、短小精炼、条理清晰、文风朴实、客观理性。力求选题一目了然、分析一针见血、结论一语中的。 02行文规范 题目 生动直观、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浅显直白、概括性强。例如:基层乡镇防汛经费“捉襟见肘”存隐患(原题目:关于进一步夯实基层防汛工作的建议) 引言部分 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介绍主要情况、重要意义等,勿堆砌文件和讲话,切忌“穿靴戴帽”。 基本情况 应以数据和案例为支撑。有理有据,不泛泛而谈。引用的数据、材料和案例,要注明来源、出处,数据详实、有据可查或者有调研基础,真实可信,不能模棱两可,更不能互相矛盾。 勿使用过于陈旧的数据、不专业的数据。 案例简短、真实。即使是媒体报道过的事件或问题,也要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引用政策文件时,注意文件名称、发文字号要准确。 存在问题 反映问题应真实客观、聚焦精准,时效性强、专业性强。 意见建议 与问题基本一一对应,针对性、可操作性强,勿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字数要求 宜长则长,宜短则短,把事实说清楚,把问题和建议讲明白,一般1000—2000字为宜。 文字要求 须遵守上行公文基本规范,文风平实、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文字简洁通顺,尽量用单句,少用或不用复句。 四、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应该注意什么? 01四忌 迟:报送不及时没有新意; 空:切入点太大、内容空洞或虚假、空话套话多; 小:反映问题过小(局部或个别利益); 要:单纯要政策、要资金、要项目(建议可行性、可操作性不强)。 02六不要 纯工作性的不要; 纯个人性的不要; 多次反映的不要; 内容空洞的不要; 不真实的不要; 党委和政府在抓、已经快落实的不要。 03提高四种能力 梳理矛盾的能力:理得清社会矛盾,准确把握由此及彼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析问题的能力:找得到现象之下的问题根源,能预见到结果的必然; 探求对策的能力:提得出客观可行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