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推进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物质的、硬件的、环境的,更有精神的、思想的、体验的、感受的、参与的。在这样的背景和需求状态下,民革奉贤区委认为,具有消耗少、污染低、附加值高等优势的文创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股强劲势力。为此,民革奉贤区委在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推进奉贤区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几点建议》提案。此提案被区政协主席会议协商确定为2018年度区政协重点提案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常规的产品市场与物质消费需求呈现饱和状态之后催生出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迈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民革奉贤区委认为,目前区内的文创产业除了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创意意识相对滞后、过分依赖传统文化等问题外,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晚”。2004年10月,上海市首家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正式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揭牌成立。而奉贤区文创产业近两年才开始起步,缺乏一定的经验,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较大。

     二是“浅”。文创产业需要一定的培育期,前期我区虽然做了大量可圈可点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效应和社会认知,但总体来说还是浮于表面,缺乏有效支撑,一些硬指标如文创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在未来五年达到百分之十五,还有一些难度。

     三是“泛”。文创产业的发展逐渐得到认同,但区内的创意产业园大多是由政府建设或二手厂房改造而成,缺乏整体规划,产业集聚度不高,整体效应无法显现。

     四是“乏”。发展文创产业的关键是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不仅指文创的创作人员,还包括文创的运营管理人员等。目前,区内创意产业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不足;政府层面缺乏文创领域的专业招商队伍,部分领导干部对文创产业缺乏一定的认知。

     为此,民革奉贤区委建议:

     认准工作目标,对照工作要求,选好着力点。立足自身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做好整体规划和布局,制定更系统、具体的扶持政策和相关制度,更好地保障文创产业健康发展。

     瞄准发展重点,实现内引外联,寻找结合点。加快集聚一批重点文创企业,建设若干类似创客空间的文创园区,举办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宣传推介活动。借力东方美谷品牌效应,在城市建设、特色小镇打造、文明素养提升上植入文化要素,输出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

     盯准项目质量,实现精准招商,培育突破点。打造一支文创产业的专业招商队伍;针对文创产业领域跨度较大,项目质量难以评估、融资难等问题,可选聘文创领域内有影响力的大咖级人物为“区文创大使”,为项目和资源牵线搭桥。同时,在建立项目准入流程的基础上,建立项目评审专家资源池,引入专业人士、团队以及投融资机构,共同对项目质量进行分析和把控,实现互利共赢。

     利用互联网+文创模式,跨领域融合,品牌传播到达引爆点。文创产品在走专业化、精品化路线的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与互联网巨头公司(如BAT三巨头)合作,使其通过互联网脱颖而出,博得大众的眼球。

     围绕产业需求,外引内育,打造人才队伍。与区内的大学院校合作,设置相关的文创专业,培养既有文创背景又有互联网技术以及管理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制定文创人才政策,为文创产业人才的发现、引进、使用、培训等提供保障,组建相关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训教育机构,努力打造创意人才集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