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全面贯通奉浦河及北段,带动区域河道活水网的建议

    特别说明:2017.8.9星期四下午区政协在邵惠娟副主席带领下举行“企业家委员看委员企业”活动,先后视察索谷电缆公司、莱士血液制品公司、新航星集团航星电器公司并座谈,就企业在水环境治理中如何发挥作用,与区政府分管部门,有关镇、街道、社区,认真座谈、交流,气氛热烈,会上,决定对奉浦河及北段全贯通形成活水大循环,指定何志明常委(新航星集团)尽快做一个政协提案。后于2017.9.15星期五曾作为社情民意提交。2017.11.7星期二区政协陈勇章主席亲临北段河道视察并关心、支持提案情况。

    奉浦河及北段,南北流向,位于S4沪金高速西侧,与S4平行,主要由S4沪金高速(原莘奉公路)筑坝修路形成,北起梅家港,经大叶公路,南至浦南运河,全长约7.2km 【奉浦河近6km(大叶公路至浦南运河)+北延伸段1.2km】,是奉贤境内少有的河道规整、污染源较少、水质可控的河道。河道西侧,大都是成熟工业园区、住宅区。由于历史原因,该河段被隔断为多段,虽然奉浦大道以南至浦南运河已于今年通过整治,完成贯通,但北段情况仍堪忧,形成一段段“断头浜”,仅登记的断点(含涵管)就有多处,实际情况更是严峻,涵管存废现象严重,水流情况不可知。

    奉浦河北段河道(未有正式河名,全长1.2km),与奉浦河仅隔大叶公路,走向高度契合,水质优良、没有任何污染源,规划上该河道本就应北通梅家港,完全可以与奉浦河打通,通过断点清除、改造,形成北起梅家港、南接奉浦河,至浦南运河的南北向主要河流,成为水网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

    奉浦河是奉贤区河道被切割、阻隔的典型。全区大大小小4000多条自然、规划河道,因筑坝修路、填土种田、筑基设厂等原因已被切割成成千上万个“水面”,河不通自然水不流,河道断面逐渐狭窄,水体自然净化功能大幅消退,投入巨额财力整治水环境只能是事倍功半的结果;只有让河水自己流动起来,恢复“自然血管”应有功能,才能避免自然消逝,形成死水、臭水。

    有鉴于此,就全面贯通奉浦河及北段,带动区域河道活水网,特提出建议如下:

    一、规划先行,贯通奉浦河,形成活水循环大格局。最大化利用现有骨干河道资源,将有必要、有需求、有作用的支流与骨干河道,相互贯通,制定方案,形成活水循环大格局。

    奉浦河南段(往浦南运河)已整治、贯通,具有良好基础,可着力推动北段贯通。

    二、注重构建水动力。活水,来自于具有水位梯度的势能,此势能即为动力源,一定要通过水系的设计,与黄浦江交汇处,构建多个具有实质运行效果的水闸,通过开启、闭关水闸,对水流量、水势能进行人为控制,达到水系大循环。

    三、注重景观设计、步行道建设。在奉浦河东沿岸,建设一个狭长的河岸公园贯通,沿途配有步行道,市民可沿途欣赏风景、垂钓比赛,感受奉贤水环境整治的巨大成果,为推广全区水网治理、造福于民做示范。

    四、优化水网道路衔接,杜绝人为阻断河道。镇、村、村民小组,出于成本、工艺、时间的考虑,埋根涵管筑坝修路,甚至直接填河为路曾是普遍现象。在新的道路建设、修缮过程中,建议政府,以水环境建设为先,优先建桥越河、优化桥梁结构、减少桥墩数量体积,最大程度减轻因道路建设对水网生态的不良影响。

    五、加大市、区级财政支持力度。水网疏通、治理涉及河道工程、清障拆除(房子、管线、农田)、管线迁移、管道改造、架桥铺路等,耗费巨大,一般按整治点位的性质由水务部门、建交委或街镇承担解决。但委办局、街镇资金有限,列支河道整治疏通计划更是捉襟见肘,缺乏主观动力与可持续性。建议市、区级财政加大扶持力度,对规划水网、部分重点河道贯通工程申请重点、专项工程,配比专项资金支持,解决资金困境。

    自古以来,城市傍水而生、依水而兴、有水而美,奉贤也曾是水网纵横,大小乡镇、村落多以“桥”命名。近二、三十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速,交通出行、生产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厂房、道路、农田逐渐侵占河道,断、堵、淤、臭,已成为整体水体现状的形容词。然而回过头来治理却十分不易,河道整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规划、水体技术、治污技术、土地指标、资金配置等等,情况复杂,需要多部门协作,也是工作的难点、痛点,希望抓住市、区大力推进水环境整治的重大历史机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解决这些“历史欠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