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响“四大品牌”的战略口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李强书记在调研奉贤时也强调,要结合上海“四大品牌”,更好传承发扬奉贤品牌,在新时代重焕光彩。 一、我区品牌产业成绩斐然 我们奉贤区作为南上海的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品牌建设发展迅猛,一大批老品牌如鼎丰腐乳、奉贤黄桃、神仙美酒继续独领风骚、蜚声沪上,而以“东方美谷”为代表的新品牌更是迅速崛起、驰名中外。截止至2017年底,全区专利申请量为6744件,有效专利拥有量为16037件,上海市著名商标数69件,中国驰名商标数12件 ,企业自主创新获得市级以上科技项目立项259项,累计高新技术企业530户……这一切,都为加快我区的品牌产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一大批企业为创建奉贤品牌、上海品牌不懈努力。如上海神仙酒厂作为“上海制作”中唯一的酒企,多年来精心打造一流的“上海服务”:确保产品质量、销售真牌真品、健全销售网络,坚持优质服务、诚信服务、人性化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负重拼搏,连续25年跻身于上海著名商标行列。 二、我区品牌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形成品牌难度较大 一个行业、产业要形成品牌,必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1958年诞生的上海神仙酒厂经过36年的奋斗,才于1994年成为上海名牌产品和上海著名商标;而要形成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品牌,更须经过上百年的锤炼。纵观我区的企业,生命周期都相对较短,存续超过20年以上的企业户数仅2000余户,只占我区企业总户数的1‰,一大批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着力于眼前利益。因此,要培育出知名的品牌企业,还是相对比较困难的。 2、本土品牌相对较少,且发展不快 在我区注册的20余万户企业中,实际生产经营地址在本区范围内的,也不超过30%,企业不落户在我区,它们也就不能安心生产经营,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本土品牌中,能唤醒奉贤人历史记忆的品牌,也很有限,诸如“鼎丰”“光明黄桃”“神仙酒”等品牌,近年来发展也相对缓慢,市场的占有率也不高。 3、缺乏紧跟时代的先进产业 我区的大部分企业还是传统的制造业。如“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产业,我区基本上还没有一家相对著名的企业。缺乏紧跟时代的先进产业,也就无法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中占据有利地位,打响我区新的品牌。 三、建议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高品质为基石,以质量强市场、品牌集聚为目标,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融入奉贤文化,锤炼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突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1、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和政府推动作用 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推手,培育出优质品牌企业,进而推动行业产业发展。完善和复制“东方美谷”模式,通过市场挖掘出一批具有潜力的企业和行业,精准定位,着眼于长期发展规划。东方美谷的模式并不是偶然,它是市场主体和政府推动的有机结合,也是符合当下我区品牌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保持现有的品牌效应,继续加大推动力度,把全区现有品牌持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具有潜力的企业和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相关的政策导向,不断培养出新的品牌。 2、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打造品牌孵化基地 一是要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通过财政、土地等优惠政策,引入高质量的品牌企业,并努力帮助企业落地生根,增强归属感,让品牌能真正成为“奉贤制造”;二是进一步依托“楼宇经济”,不断发展“一楼一品”;三是充分挖掘紧跟时代的现代化产业,着眼于具有潜力的产业,采取各种扶持政策,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崭新品牌孵化基地。 3、推进奉贤文化和奉贤品牌的有机融合 文化和品牌的内涵是一致的,文化是品牌的内生基础,品牌是文化的外在价值体现。因此,要培育奉贤品牌,将“贤文化”植入品牌是至关重要的。鼓励企业发展品牌的同时发展企业文化,充分挖掘奉贤文化的内涵,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的有机结合,弘扬工匠精神,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文化指导,鼓励企业做百年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