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历来是中小企业云集,四新经济活跃的地区,近年更是积极打造中小企业创新科技活力区,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一大批众创空间蓬勃兴起,吸引和培育了众多的科技企业,成为奉贤实体经济的优质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区工商联通过走访座谈交流,了解区域众创空间现状,发现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现作如下汇报: 一、奉贤区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1、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规模持续增长 (1)本区备案的众创空间具体情况。区内经过备案的17家众创空间累计孵化毕业创业企业(团队)721家,在孵企业631家、团队224个,目前拥有创业人数1789人。 (2)本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具体情况。目前,奉贤区评定备案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位列全市第八。体制内建设孵化器3家,体制外建设孵化器6家,评定备案的市级科技创业苗圃6家。科技企业累计毕业50家,现有创新创业导师58名。 2、各部门政策支持形成合力 近几年奉贤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了《上海市奉贤区众创空间发展实施细则》和《关于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实施办法》,政策扶持情况如下:2015年扶持资金为144.4万元,2016年扶持资金为563.1万元,2017年扶持资金为303.89万元,总体上看我区对孵化器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3、美丽健康产业特色初现 目前,奉贤区以生物科技园为核心,打造美丽、健康产业相关的奉贤特色众创集聚区。已经集聚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包括酷领E美·众创空间、汇谷等国家级孵化器;同时也集聚了上海生物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农药代谢检测平台和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一批科技服务和生活配套机构。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扶持政策需与时俱进 尽管奉贤区对孵化器等给予了较高的补贴,但对备案的众创空间仅仅给予每家2万元的补贴,同为远郊的金山区却给予高达50万元的补贴,杨浦区更是设立了资金规模达2亿元科技创新天使投资母基金,我区在这些方面的支持政策和配套力度都非常欠缺。根据上海市科委发布的《关于开展上海市2018年度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政府以“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以下简称“三化”)为目标,加大培育本辖区内各类众创空间项目,给予相应1:1资金配套资助,而我区目前尚无此方面配套政策支持。 2、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还不明显 对众创空间服务的要求,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互联网经济以2C(面对消费者)为主,那实体经济就是以2B(面对企业)为主。目前,奉贤区内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虽然有部分定位在服务实体经济上,但除了空间服务和招商服务以外,其他方面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较弱,对实体企业服务的针对性不强,还未起到助推实体企业快速发展的作用。
3、区域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 奉贤区品牌吸引力不足。区内众创空间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就是招聘、引进人才难,高精尖的领先行业、便利的生活环境、优越的教育资源等都是人才来奉发展的瓶颈。众创空间的集聚效应不明显。经调查,奉贤区高校中愿意留在奉贤创新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不到10%,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创新创业项目质量和数量都亟待提升,没有形成有影响力、专业化和产业化相结合的集聚区域。部分众创空间市场活力不足。部分由政府主导的众创空间,对诸如市场赢利点等行情不够敏锐,在经营团队上又缺乏专业性,这导致其虽然是国家级孵化器,空间很大,但活力不足。 建议: 三、提升我区众创空间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1、加大机制创新力度 (1)重点推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创业发展 一是聚焦特色产业。要求众创空间的专业化定位必须针对“1+1+X”的细分领域,如美丽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对符合导向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重点用于提升专业化产业服务能力。二是整合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科技项目集中展示。将奉贤区内知名科技成果向对应产业的专业化众创空间集聚,营造科技引领和公共科研服务共享的众创环境。不单独建设企业科技成果展示空间,由众创空间完成相关领域先进技术的展示,同时通过房租补贴等形式促进物理空间上的行业集聚。三是鼓励众创空间搭建公共研发平台。如智能制造领域,需要有公共的加工中心、3D打印等设备提供,还有检验测试中心等认证服务。 (2)依托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升众创空间服务软实力 一是要充分发挥奉贤自身优势并引进上海乃至长三角的资源,为众创空间提供团队辅导、融资、法律援助等软服务,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贴心的“店小二”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区校融合作用和产学研政策红利,与区内外高校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科研成果、科技管理等智力服务支持,建议尽快在“企业服务超市”项目中增加产学研相关服务内容,打造独具奉贤特色的专业化服务团队。 (3)与东方美谷“园中园”产业综合体建设工作相结合 一是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对奉贤区上市和挂牌企业开展众创空间建设给予重点支持,将企业品牌知晓度赋予众创空间。二是以奉贤区100座东方美谷“园中园”产业综合体建设为契机,引入上海优质企业的项目和人力资源,以项目为纽带探索民营初创企业成果落地与市场开发的对外合作模式。 2、促进众创空间向“空间+融资+专业指导”形态转型 (1)科技金融服务要下沉 中心城区在天使投资和VC/PE领域资源丰富,浦东(张江)和杨浦在科技贷款领域全市领先,奉贤整体的科技企业融资环境亟待改善,需要众创空间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一方面成立天使级早期科技项目投资基金,满足初创企业发展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与政府担保机构和科技金融主管部门制定针对性的科技贷款产品。 (2)以专业指导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一是加大科技型初创企业孵化服务能力,引进一批有行业背景的融资中介、提供专利和知识产权服务的专业团队,包括在行业内浸淫多年的行业市场咨询专家、深谙科技政策和公共科技资源渠道的“跨界”专家。二是鼓励有经验、有专业素养以及高素质的从事创新成果转化的服务人才以常驻或者半流动方式集聚在众创空间,形成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企业化运行的服务平台。 3、开展众创空间“三化”培育工作 加紧制定我区的“三化”示范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学习借鉴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加大对众创空间的扶持和服务力度。根据市科委发布的众创空间新政策,我区加快引导培育三到四家本土优秀的众创空间进行“三化”建设。 (1)建设“凤创谷”美丽健康产业特色众创空间 大力扶持凤创谷众创空间打造生物科技专项产业楼。凤创谷目标通过3-4年的时间实现生物科技楼“亿元楼”目标。截止目前,生物科技楼共入驻项目7家,消化面积4500平米,均为具有较高成长性的生物科技类研发项目。 (2)推动“汇智天地”众创空间提升智能制造服务能级 一是鼓励汇智天地众创空间继续发挥品牌影响力,推动智能制造展示中心、加工中心和加速器等载体建设。二是利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龙头产业的纵向延伸,以智能制造为专业方向,发挥集聚效应。三是进一步完善创业导师团建设,大力发展“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器+天使投资”的孵化模式。 (3)扩大“创智湾”众创空间电商品牌影响力 打造以创智湾品牌化为主导的互联网科技孵化产业,鼓励打造多功能垂直路演厅,提升整体硬件配套服务,打造辐射华东、华南地区的电子商务行业集聚区。完善品牌UI体系,巩固自身品牌特色。建立华东,华南地区创智湾孵化网络,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创智湾专有品牌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