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分析: 众所周知,打疫苗是预防传染病非常有效的办法,可以明显降低患上传染病的概率。我国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依照政府规定必须接种的疫苗;而二类疫苗是指根据身体状况和自己的经济实力,自费选择,自愿接种的疫苗。 一类和二类疫苗是根据国家财政状况和防病规划来划分的。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能够负担的,并且所预防的疾病危害较大、预防效果显著的疫苗,作为一类疫苗;二类疫苗是对一类疫苗的重要补充,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而暂时没有纳入一类范畴的疫苗,但是它所针对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感、肺炎等,也会对儿童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在重要性上,一、二类疫苗其实并没有明显差别。在一些发达国家,像肺炎疫苗、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水痘疫苗这些二类疫苗都是免费必打的;而随着我国财政水平的提高,一些二类疫苗也可能会升级为一类疫苗,比如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在2007年以前它们都曾经是二类疫苗,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这两种疫苗现在都成了一类疫苗。所以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今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二类疫苗变为一类疫苗;又比如,从2016年6月起,上海为60岁以上的本市户籍老年人提供了一项福利——免费接种肺炎疫苗,截止到2017年12月,已有129万沪籍老年人免费接种了肺炎疫苗,为本市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供了更多保障。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去接种疫苗时都会纠结,除了必打的一类疫苗,二类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种?有些家长觉得,打了国家规定的一类疫苗就够了,没必要再花钱接种其他疫苗了,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举例来说,手足口病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三岁以下婴幼儿普遍易感,其中EV71是导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有些病例病情进展迅速,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很快,最终可能导致死亡,其中以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尤为严重。EV71 型手足口病疫苗是我国领先研发的创新型疫苗,并于2013年先后完成Ⅰ、Ⅱ、Ⅲ期共计3万余名婴幼儿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保护效果,预防EV71 引起的手足口病保护率达 90%以上,于2016年上半年正式上市。EV71疫苗在本市即属于二类疫苗,供受种者自愿、自费接种,建议接种年龄≥6月龄,因5岁以上发病率很低,因此5岁以上儿童,暂不推荐接种。 在我区,2016年、2017年、2018年1-10月,一类疫苗如百白破疫苗的接种剂次分别为45749、44459、31836,按照其基础免疫共3次计算,接种人次分别为15250、14820、10612。而二类疫苗如EV71疫苗的接种剂次为1765、22900、21888,按照其基础免疫2剂次计算,接种人次分别为883、11450、10944;流感疫苗(二类)的接种剂次为13165、12162、1247,6-35月龄儿童接种2针,接种人次分别为6583、6081、624;肺炎疫苗(二类)的接种剂次为7154、7448、7746,肺炎疫苗一般只需接种1次,故接种人次等于接种剂次。从接种人次上来看,二类疫苗(除2018年手足口病疫苗外)接种人次均明显少于一类疫苗,这其中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但大部分因素是家长未充分认识到接种二类疫苗的重要性。 比如,手足口病在我区疾控中心传报的数据为,2016年2784例,2017年792例,2018年1-10月3080例,其造成的危害性不容忽视。流感疫苗作为二类疫苗,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仍需自行付费,相较于那些“一次使用,终身受益”的疫苗,流感疫苗每年都得注射,一些公众更是抱着“可能打了也没用”的心态选择放弃。每年中国生产2600万剂流感疫苗,但真正实现接种的只有约2000万剂,相较于总人口,接种率不到2%。而事实上,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常在幼儿园、小学中爆发。儿童感染流感之后容易引发肺炎、中耳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危害相当大。而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在美国,只要符合年龄和健康保险等条件,公众就能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有记者查阅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发现,2017年全美分发流感疫苗达1.51亿剂;在英国,流感疫苗也是免费接种的,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流感大流行的作用。 建议: 针对以上情况,现有如下建议:1、加大宣传, 可以在幼托机构及疫苗接种点发放相关宣传资料,并由专业医务人员解读具体内容,使家长认识到,在经济条件尚可、宝宝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给宝宝接种二类疫苗,可以多一份健康保障。2、在区财政支持下,可以选择部分二类疫苗对本区户籍儿童实行免费接种。比如,在北京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人和在校中小学生和中等专业学生可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再如上文提到的手足口病疫苗,近年来,EV71引起手足口病,特别是其所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社会和卫生部门的高度关注。由于该病在儿童中普遍易感,接种安全、有效的针对性疫苗就成为防控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3、疾控系统理应强调“预防”的价值。疾控专家认为,由于中外对流感死因的统计口径不一,导致流感的疾病危害在中国大陆地区被大大低估。我国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只有1.43%,在发达国家,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可达到30-40%;而接种率过低,就难以在人群中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进而难以预防大规模的流感疫情,所以疾控部门自身应加强对二类疫苗如流感疫苗接种的重视程度。4、2018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率先批准了四价流感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相信随着四价流感疫苗的上市,以及通过加大流感疫苗的科研投入,研制出通用性流感病毒疫苗,将大大增强群众接种流感疫苗的积极性。5、2018年3月,山东疫苗案发生后,负面影响太大,很多人不愿接种二类疫苗,二类疫苗接种意愿和覆盖人群可能达到历史的低点。所以目前需要做的是,必须加强疫苗的全程监管,消除负面影响,加强正面引导,坚持科学、规范及合理地接种疫苗。 总之,进一步推广二类疫苗的接种,可明显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从长远看,既有利于公众的健康,又可减轻社会及家庭的经济负担,对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也是一剂良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