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分析: 民宿最早是起源于欧洲乡村的一种旅游业态附属产业。因为已经形成的游客市场,当地居民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农林渔牧产业,以家庭副业的方式,利用空余的房间开放Bed and Breakfast(乡野生活住宿和简餐)才产生民宿的概念。如今,客栈民宿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热门产业之一,在消费、资本市场都广受关注,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我区也开始尝试引入民宿产业,且已有试点民宿对外开放。但是,就像民宿的起源一样,民宿与旅游业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大部分成功的民宿案例都是先有旅游市场,有批量的游客,有一定的需求,才形成规模效应。比如云南大理、洱海、东北雪乡、北京后海、浙江莫干山等等。 奉贤作为南上海中心城市,同时又是上海市的后花园,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比如以碧海金沙为中心的海湾区域、五四森林公园、各镇都拥有特色农副产品采摘农庄或基地、萤火虫出没的小森林等等。为了让我区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民宿产业形成规模效应,集群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共有关部门参考。
建议: 一、深入调研,摸清旅游资源、旅客需求,打造精品线路 在纳入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调研、排摸我区旅游资源,立足我区生态环境优势,充分挖掘奉贤独特甚至独有的资源。比如,可以发挥差异化优势,发展农副产品种植、采摘、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游;森林、海滨生态休闲养生项目等。在摸清旅游资源底数的基础上,调查研究游客的需求,以切实需求打造民宿及周边配套设施。比如,雪乡、乌镇、后海的游客对住宿需求更偏向原汁原味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宅,而云南、莫干山的游客对住宿需求却偏向有设计感、个性化的特色民宿。以资源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有规划的联通资源,重点打造2-3条“精品线路”,配套打造“精品民宿”最大限度的满足市场切实需求。 二、出台配套政策,围绕实际问题加大支持和保障力度 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我区旅游规划和民宿产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台配套的旅游及民宿发展政策措施,加大对产业融合、公共服务、宣传营销的支持保障力度。比如旅游规划涉及的用地供给问题,适当保障旅游重点项目和民宿项目周边用地;加大“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民宿”周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适当引入投融资机制,鼓励有资质、有经验、有资金的社会力量进入,实行市场化运作。 三、打造优质品牌,突破创新营销方式,带动产业发展 集合资源、资金重点打造1-2条优质旅游线路(附带民宿)品牌,做精做好,形成精品“网红”效应。把旅游和民宿纳入到我区总体宣传营销体系,由区政府支持,充分运用新时代下多元化的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和大数据技术手段,发展网络社交营销、网红旅游点“粉丝”经济等新型网络营销模式,突破单一的营销方式,创新营销格局,加快传播速度,拓宽传播广度。 综上所述,民宿的发展基于旅游市场的发展,发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优化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在推动我区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民宿产业的发展加油铺路,只有将我区自然、人文资源与民宿充分有效的结合,才能使民宿朝着健康持久的方向发展,从而带我区动旅游业的发展,助力旅游、民宿业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