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分析: 一、背景 “东方美谷”产业促进中心由伽蓝、如新、凯宝药业、中西三维药业等4家企业联合发起成立,是一个以奉贤区全域为载体、多种产业共生共赢的“美丽健康产业联盟”。东方美谷形成了包括美容化妆品、日化用品、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集群,是“美丽健康产业的硅谷”,是美丽健康产业品牌汇聚地,目前有200多家国内外优质企业汇聚于此,化妆品品牌达到3000多个。 2016年,“东方美谷”品牌横空出世的第一年,美丽大健康产业工业总产值就超过200亿元,到2018年总产值已达251.55亿元,已然成为奉贤区不可或缺的产业支柱。 二、现状 1、2019年1-8月,东方美谷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80亿元,实现税收32.83亿元,同比下降7.5%。随着当前经济增速的放缓,美妆、医药行业部分企业甚至出现负增长态势。 2、200多家优质企业,从品牌角度来看,仅有“伽蓝”、“百雀羚”、“和黄”、“凯宝”等国内知名品牌被大众熟悉,还有不少科技含量高,拥有很大挖掘潜力的品牌没有被挖掘出来。比如生物技术开发的一些美妆产品,利用中药成分开发的“大健康产品”等,这些品牌目前知名度小,获取市场信息渠道封闭,推广困难,不能很好的进入市场,不利于未来美谷产业综合性持续发展。 建议: 1、成立产业联盟 针对不同行业,由政府部门为主导,成立知名企业骨干联盟,分别由各行业领军企业带头,例如:化妆品联盟、药品联盟、大健康联盟、医疗器械联盟、研发联盟……让骨干企业家起到很好的品牌引领,市场引领,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2、张江研发,奉贤承接 加速《推动奉贤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以“东方美谷”大健康产业为新动能,推进市区两级人才、平台、技术、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推进“东方美谷”和“张江药谷”互补联动,改善生物医药产业在基础研发、功能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短板,提升生物医药项目的承接能力,践行“张江研发,奉贤承接”的概念,建议相关部门做好承接工作,联合上海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搭建好合作平台,在资金扶持、人才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精准扶持”生物企业,来造就企业源源不断的活力。 3、属地创新产品,优先采购 加速落实《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年)》,对企业生产的拥有专利技术的新药和医疗器械或经国家和本市认定的新产品,优先列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鼓励财政性资金支持的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列入《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生物医药产品。落实该政策来增加自主创新型医药企业的积极性,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以及《促进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18-2020)》中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发展壮大,鼓励生物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研发实验室,让转化成果更快走向市场。 4、重新审视影响产业发展的不利政策 (1)化妆品宣传中不能出现中草药、本草等词汇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同时在今年第十一届中医药发展论坛中也是围绕“民族医药的振兴和健康中国”这一主题进行深刻的探讨,发挥中医药优势将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日本的汉方药近年来引起众多国人的疯狂追捧,在日本,汉方药店和水果店、便利店一样普遍,而这些中草药和古方却大部分来源于中国。据国际级期刊《中草药》2016年一篇文章中表明目前日本的汉方药占据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在海外中药市场,中国拥有的专利仅有3%,日韩占据中药专利70%以上。中医药发展刻不容缓,要发展中医药,就是要将中医药与我们的生活关联起来。“药妆”是时下流行的词汇,在日本《药事法》中也是属于第二类医药部外品,也就是我国的特殊用途化妆品,“药妆”不属于药品,却属于含有一定的功效成分的化妆品,效果明确,同时具有美肤功能。“药妆”概念在国外异常火爆,吸引大量国人前去购买,但在我国却发展受阻。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化妆品名称标签标识禁用语》征求意见稿(食药监许函[2009]135号)里面规定,不得宣传中草药添加的化妆品或者采用“本草”、“植物”等弱化的词语来变相替代“中草药”。对于从事中草药为特色美妆健康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企业来说,无法宣传,这就使其失去核心优势,对市场推广造成了巨大冲击。政策本意是防范虚假宣传,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而制约了本土化妆品品牌走向国际。 事实上我国的中草药化妆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医医籍以及民间流传的配方上记载的用于美容的中药方剂符合现代功能性化妆品的概念,这对于大力发展中草药化妆品提供了强有力的历史支撑,近年来中药行业发展迅速,安全性,舒适性都有极大的提升,完全可以通过加强监管,树立行业规范标准,来放宽化妆品禁用标识语,增加中药企业的行业积极性,提高竞争力,让中医药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反而制约了本土化妆品品牌走向国际。 (2)西医不能开中药 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要求:“对于中药,中医类别医师应当按照《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等,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开具中药处方。其他类别的医师,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可以开具中成药处方”。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为此规定:从明年1月1日起,“西医(未经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开中药不能报销”。 在当今社会,中药、中成药有广大的市场需求,现有的中药制剂疗效好,适应症清晰,成分明确,副作用较少,能够很好的医治一些西药不能够解决的病症,能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未来西医开中药不能够进医保,这将大大违背病人的用药意愿,减少对中药医疗的选择,对中药企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中医师所占比例只有16%,人数较少,未来的中药医疗的发展将更加困难。越禁止对中药的使用,中医药发展越困难。希望能够改变政策,通过对西医专门的中医药知识的培训来满足社会需要,来增进中医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