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扩大劳动就业、促进技术创新、改善社会民生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为了鼓励科技创新,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资金、平台、人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和办法在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企业融资、企业税费减免、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5年上海奉贤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的意见》,随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2019年上海奉贤区政府制定了《奉贤区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要全力打造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通过建设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提升“1+1+X”重点产业,努力建设全市大健康产业核心承载区、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区和现代服务业新高地,集聚区内科技创新资源,充分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奉贤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区的发展现状 1、奉贤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等指标统计 根据2017-2020年上海市奉贤区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奉贤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小巨人企业数量、国家市级科技孵化器数量、院士专家工作站数量、科技小巨人占高新技术企业比例等5项指标分别为485家、208家、8个、21个、42.88%,2019年前四项指标增至1041家、236家、20个、45个,增长幅度为114.64%、13.46%、150%、114.28%,但科技小巨人占高新技术企业比例下降至22.67%,下降幅度为47.13%。 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是达到收入等指标一定规模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具体标准详见《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工程实施办法》第4、7条) 2、奉贤区科技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增数量统计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0月份),2018年、2019年、2020年奉贤区新增科技中小企业数量分别为472、372、410,占整个上海新增科技中小企业数量比例分别为5.61%、5.71%、5.51%,在上海各区排名第七,位于浦东、闵行、嘉定、杨浦、徐汇、松江之后。 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网、奉贤区政府报告的统计数据,2018年、2019年奉贤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分别为150、364,占整个上海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比例分别为4.19%、6.11%,也在上海各区排名第七,位于浦东、闵行、嘉定、杨浦、徐汇、松江之后。 3、上海各区科创园区数量 根据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小建设办公室(统计时间截至2020年5月)和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数据,奉贤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备案数量、国家大学科技园名单、高新技术园区、创业园区的数量分别为9个、1个、1个、2个、4个,占整个上海的比例分别为4.71%、0.43%、3.33%、6.45%、2.6%,在上海各区中排名靠后。 综合分析以上数据,目前奉贤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均在上海排名第七,已经发展成为上海市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区域。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过去3年科技小巨人企业的数量增长非常缓慢; (2)奉贤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分布超过半数以上是与制造业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非常低; (3)奉贤区的工业园区、科创园区的数量在上海各区的排名靠后,尤其是众创空间、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数量在上海各区倒数,远低于上海各区的平均水平,且园区还需进一步整合优化。 (1)健全完善科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促进法》第44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通过健全完善的科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为科技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全方位的公共服务,既要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也包括机构平台运营和各类服务活动。 目前奉贤科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依靠政府部门主持和推动,并没有充分发挥民间社会力量,支持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牵头组建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吸纳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比如大学、科研单位、科协、行业协会、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企业咨询等机构一起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与企业广泛、密切的沟通机制和渠道帮助企业解读国家政策法规,为企业从初创到上市融资每个发展阶段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与此同时也推动了奉贤区信息技术服务业和科研技术服务业的发展。 (2)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驱动因素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因素区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动力系统。 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初期,很多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主要依靠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专家和企业高管的政策理解与执行水平,推进各项科技创新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快落实,从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外部驱动。 高新技术企业能否继续成长,发展成为科技小巨人,是企业发展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往往只靠外力驱动难以成功,因此需要健全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延长创新创业服务链条,协助企业优化自身的管理、科技创新机制,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实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稳步发展、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当企业研发人员、企业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等企业内部的人员共同为企业实现创新提升而发力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更有活力。 (3)整合优化科创资源,增强科技创新的浓度 奉贤区目前的园区数量不少,但科创园区数量稍显不足,且企业的性质同质化严重,大多数均与制造业相关,而信息技术、科研技术等产业的企业数量较少,园区、产业结构还有优化的空间。 在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上,积极与互联网经济、数字化、信息化融合,提升奉贤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从而带动信息技术、科研技术等产业的发展;另外,挖掘利用海湾大学城的优势,发展大学科技园,加强产学研衔接工作。与此同时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存量资源盘活力度,提升土地效能,提升工业园区发展能级,从而增加经济密度和科技创新的浓度。 加快落实国家级、市级科技创新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享受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增值税等优惠政策,提升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力度。重点推进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和孵化器。建立绩效认定评价考核机制,推进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加大对在孵化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