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9年上海市经信委印发《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的行动方案》,布局4+X融合创新载体,开放多批应用场景,建设产业生态创新平台。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输送和研究创新的原动力,目前上海各大高校已经开设人工智能专业和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高中阶段也已经开始人工智能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在2018年联合商汤科技出版《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华师大二附中、复旦附中、延安初级中学、一师附小、卢湾一中等15所学校成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学校”。 在奉贤区,奉贤中学已经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通识讲座,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向学生普及人工智能知识。但人工智能在奉贤区校园仍然处于兴趣拓展的部分,并未成为正式课程,也没有大范围地推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我区在人工智能教育的硬件设施和配套设备上不足 在上海市人工智能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中,有不少学校开展将人工智能与课堂结合的举措,其中,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更是作为首批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在我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智慧课堂的升级,首先要提升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感性认识,再加强知识教育; 二是人工智能教育本身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众多考量 人工智能是近几年才兴起的领域,国家教育部门处于刚刚开展人工智能的相关教育工作,目前还没来得及将人工智能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作为正式课程大范围推行,缺乏完善的教材课件、课堂设备和师资力量。且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和知识面比较广,需要数学、语言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储备,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在哪一个年级开展、涉及哪些知识都需要充分考虑。 一、积极调研奉贤区目前中小学青少年对人工智能现阶段的了解程度与兴趣多少,以及中小学教师对人工智能重要性的认识以及相关了解程度,从而得到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普及的重要性,也可以得到人工智能教育更适合在哪几个年级开展的结论。 二是将人工智能基础课程纳入中小学教程,首先要对课堂进行智慧升级,加强打造智慧课堂,除了基本的智能设备外,更要建设一些互动实验室,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感性认知。同时开设人工智能相关的正式课程,可以选修课的形式,也可以将人工智能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同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等课程相结合的选修课,培养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了解和实践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