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筹建“民族英雄李待问纪念馆”的建议

    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中华民族著名民族英雄有岳飞、文天祥、戚继光、史可法、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等等。在奉贤就有一位明朝末年的抗清英雄,他就是出生于奉贤的李待问为了更好地宣传学习,建议在李待问出生地筹建李待问纪念馆。

    一、李待问其人

    李待问1602-1645)松江府上海县长人乡十六保十六图竹冈李家角人今为上海市奉贤区灯塔村李家阁明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李待问与沈犹龙、陈子龙、夏允彝等松江文人义士起兵抗清,防守东门,城破被俘。面对清将领劝降,李待问大义凛然,慷慨就义,临行前犹告清将不可残杀民众,书写下“宁可粉我身,不可伤百姓一人”。

    清政府在李待问英勇就义一百三十年后,1775年11月初十,乾隆皇帝念明季殉节诸臣各为其主,义烈可嘉,更冀以褒阐忠良,风示未来,遂命大学士九卿等集议,将明惠帝建文靖难及晚明殉节诸臣汇为一编,用资表彰。次年十一月初八,乾隆皇帝钦定《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赐李待问、侯峒曾、黄淳耀、杨廷枢、夏允彝等通谥“忠节”。

    1866年,松江知府李纯等主持重修松江府城隍庙,李待问被尊为“松江府城隍”,道教敕封其为威灵公。松江民众怀念李待问,每年农历七月十四这一日,府城隍庙例有盛大庙会松江城百姓就会磨黄豆、喝豆浆、吃油条,以纪念这位英雄。

    李待问书法作品后人评价极高。查继佐在《国寿录》中这样评价:“待问傲然为独步,与玄宰争云间,然位不及,交游寡,其为攻苦不若,要之得意处有过董家者。魏学濂尽得颜法,而轻率近熟,然犹轻董家不与伦比,与待问俱有偏至之称”。说明查继佐对李待问的书法水平予以高度评价,在与董其昌比较过程中客观而全面;张岱在《石匮书》中写到:“待问书法爽媚,假以时日,当与董宗伯齐名”。现累计发现李待问书法作品总计24幅作品,另外史书中书面记载20幅。上海博物馆收藏李待问书法作品三幅,松江博物馆收藏一幅,广东博物馆收藏二幅,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幅。

    李待问诗歌作品留存情况。近年来,竹冈李氏后人根据《竹冈李氏族谱》《李忠节公集》等流传下来的史料,查询了大量历代地方志和相关历史书籍,发现李待问留存下十四首诗歌作品。《卧子招饮卧龙山蓬莱阁》入选《御选明诗》;入选《钦定四库全书 明诗综卷七十六》;《广陵同郑超宗诸子郊外宴集》入选《明诗纪事》;《钦定四库全书 松风余韵》收录七首;《青浦诗传》收录二首;《海曲诗钞》收录二首;《海藻》收录十二首。《陈子龙诗集》联句一首。

    李待问遗迹保护现状

      目前在松江方塔公园立有李待问石像,在重修的广富林遗址公园中重建了府城隍庙,里面有李待问塑像。在广富林遗址公园中还有陈子龙墓地和纪念馆。在上海的其他地区,莘庄城隍庙、莘庄陆昌庙、七宝南城隍庙、邬桥城隍庙、柘林城隍庙等均供奉李待问神像。李待问墓地已于2017年被奉贤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地,迄今尚未规划修复。邬桥城隍庙,目前破落不堪。

    、建议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尤其得到区博物馆、区史志办、文广局、教育局、西渡街道、灯塔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目前每年常规纪念举办李待问活动,农历七月十四日为府城隍的诞辰。每年以不同的形式举办李待问纪念活动。

    如果从深入挖掘民族英雄李待问的故事,宣传英雄事迹的要求来看,由于尚未正式立项,需要开展许多准备工作,希望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组织区有关方面,邀请上海有关专业学术机构参与,由著名学者牵头组织,对民族英雄李待问进行专业、系统、全面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宣传李待问民族英雄精神,从而提升西渡地区乃至整个奉贤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建议筹建民族英雄李待问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