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有序推进我区“安宁疗护”实事项目尽早完成的建议

    临终关怀”一词译自英文HospiceCare,原是欧洲中世纪设立在修道院附近为朝圣者和旅行者提供休息和治疗照顾的地方。现代临终关怀则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理念,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支持与照护的特殊医疗保健服务;提供全方位的舒缓治疗看护和心理关怀,使临终患者能够舒适平静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患者家属则可通过关怀得到情感支持,维持和提升身心健康。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标准,我区应逐步建立“缓和医疗示范基地”及具有特色的老年群体缓和医疗项目的规范化实施体系,坚持边实践,边探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先试验,后总结。为有序推进我区“安宁疗护”实事项目尽早完成,加强理念的推广和普及,加大护理队伍技能的提升,解决老年群体的“急难愁盼”,用更多的细心、耐心和关心来保障独居老年人关爱服务和健康安全等问题,把政府实事项目走深、走实。

    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

    坚持把推进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高家庭幸福指数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维护老年人生命质量和尊严为目标,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优势,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从而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开展好安宁疗护工作。

    建议尽快成立以分管区长领衔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区领导小组,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引导,对安宁疗护工作进行专题研究磋商,明确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安宁疗护试点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等细则,发挥医养结合在安宁疗护中的关键作用,探索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开展安宁疗护的工作机制,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强化医疗技术支撑,开展医养结合课题研究等,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医疗护理环境,打造整洁、温馨、宁静、人性化的住院环境,提供更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推进“缓和医疗示范基地”项目落地,实施“生命质量支持行动计划”

    按照市卫健委《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安宁疗护中心管理规范(试行)》的相关标准,我区应逐步建立“缓和医疗示范基地”及具有特色的老年群体缓和医疗项目的规范化实施体系,坚持边实践,边探索,从实践中获得真知,先试验,后总结。结合安宁缓和医疗理念的推广普及,不断扩大受益人群范围,提升老年群体的安全度和舒适度,努力提高老年群体、社会大众对安宁疗护的理念、技能知晓度和覆盖面的认知度。并根据护理等级进行分级培训,以应对不同的病患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培训方式也可面向社会,提升民众的认知和自主服务能力,有效减缓医疗机构的压力,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机构服务品质。

    建议由区卫健委牵头负责,协调属地各监管部门,形成工作合力,疏通政策堵点,确保规划有效推进,制定好“生命质量支持行动计划”,争取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我区建成若干个缓和医疗示范基地。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强化培训和建立专业的多学科团队,创新安宁疗护服务模式,为基层安宁疗护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服务指导,提供缓和医养从业人员的见习培训及运用实际案例,为参会学员提供护理实践中需要的、实用的操作实务培训。

    三、深化“独居老年群体关爱服务”项目尽快落

    为了更全面地帮助老年人培养个人爱好、保持社会交往、实现自身价值。针对老年群体因长期病患带来的身心不适和居家养老生活品质低下等实际问题,引导专业第三方组织为独居老年人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辅导,帮助消除独居老年人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建议区相关业务监管部门应责成各医养机构加强与属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进行工作对接和合作,做细、做实安宁疗护服务,积极开展“老年教育、老年竞赛、文化娱乐”等适合老年群体的社区公益活动,让老年人更多地接触社会,真正能够“走出家门、摆脱孤独”提升老年生活质量。让老人和患者享受人性化、亲情化的服务,提高社区安宁疗护满意率,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温暖跨越。

    四、加强医学伦理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安宁疗护是一种新型的疗养思想,全社会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医学伦理建设,帮助市民转变思想观念,引导小辈在老人生前多尽孝,让老人生活得更有质量;同时普及安宁疗护基本知识,加大宣传力度和社会引导,倡导大众自愿接收安宁疗护,营造文明的社会氛围。

    建议对患者及家属,包括医护人员,加强“优逝”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让医患双方携手增加生命的厚度,捍卫生命最后时刻的尊严。

    为了早日实现上述愿景目标,目前还存在不少有待提高的问题,亟需区政府能够引起高度重视。“财力有限,民力无穷”,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在现有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引入优质的第三方资源,弥补现有“弱项”“短板”,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建设健康上海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