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在疫情及各种外部不利因素下,奉贤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群经济指标不降反升,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元、利润突破130亿元,为奉贤的产业发展持续不断注入创新活力的同时更体现了奉贤经济的强大韧性。奉贤区统计在内的119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三大产业较为突出,2020年营业收入达879.5亿元,占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总营业收入的69%。 一、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奉贤高新技术企业仍存在发展结构相对不平衡、尖端人才稀缺、成果转化效率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绊脚石”。在奉贤着力于大力发展“五型经济”为重点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从而赋能奉贤高质量发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奉贤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占比高,利润低,效率需进一步提升 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7.9%为民营企业,贡献了56.8%的净利润,相对于12.1%的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贡献43.2%净利润,潜力需进一步挖掘。但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却面临融资难、产值规模小、难以在本区内形成行业规模效应等难题,阻碍了奉贤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尖端人才稀缺 近几年随着奉贤区高企的迅猛发展,迫切的需要引进一批高水平从业人员。人才是决定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核心要素,为奉贤区的高企提供更吸引人才的就业环境依然任重道远。 (三)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成果转化效率低 奉贤区高企截止2020年拥有有效专利23206件,其中发明专利2871件,占比12.37%。当年申请专利5171件,获得授权专利4913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68件,占比7.49%。发明专利无论从数量还是占比都远小于其它科技成果。发明专利的成果转化价值高,但其存在研发难度高、经费投入大、实验设备要求先进、申请认证周期长。高企认证对每年科技成果增长量要求高,但对科技成果类型无明确要求,从而令部分高企形成了在数量上堆砌而在质量上不求上进的现象。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实现科技成果形成、专利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保证。在有限资源下,识别真正需要的企业及实施针对性政策,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很大挑战,是提高奉贤区高企对发明专利研发力度和意愿的难题之一。 (四)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在奉贤区所有高企中,有77.8%的企业营收在一亿元以下,为了保持竞争力众多企业采取了降低利润以换取市场的销售策略,实际是对高新技术产品真实价值的伤害。高新技术企业的实验、检测、生产设备价值高,产品的技术价值高,但是由于产品的原材料价值相对产品价值的比例低下,导致了企业的倾销行为、进项差额大,应缴增值税额大。 奉贤区高企产品附加值低并非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无法有效开拓市场,营销手段单一等都限制着企业产品附加值。如,奉贤本地一家高企,其在多个国家大型项目中皆有成功案例经验反而在奉贤本地却遭遇到无项目可施展的怪圈。 二、建议 1.依托“数字江海”国际产业社区的打造,将数字化转型深入到民营高企的发展中去,加强5G等基础设施建设,让民营高企率先享受数字化升级带来的效率提升福利,打造一批民营“先进工业互联网运用示范企业”。 2.搭建人才招聘平台,开辟高新技术企业专版。结合积分落户政策执行、引进人才的子女教育、人才房补(包括蓝领高级技术人才)等进行一站式服务,打造高企人才奉贤模式。加快地铁15号线建设进度,且对高企符合条件的人才在奉贤给予额外购车优惠补贴,如与品牌4S店签订本区高企人才内部购车优惠价等政策,为奉贤交通问题寻求新解决方案。 3.研究对奉贤高企成果转化能力进行专项考核,如新技术产品利润率指标、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等,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资金的财政扶持。推动增加奉贤区高新技术企业在本地项目的参与度,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纳入政府采购体系。 4.打造一批奉贤区优质高企宣传资料,帮助优质高企建立舆论高地,提高奉贤区高企的曝光率,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企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