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就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目前我区水稻种植规模达17万亩左右,是上海的涉农大区,粮食也是年年丰收。奉贤大米的品种也在不断地优化,从高产到优质在不断地转变,去年还有了自己的本区稻米品种“美谷2号”。但是如果说起大米的品牌,就不是很多了,不像“奉贤黄桃”“庄行蜜梨”等区域公共品牌那么有知名度,与其他兄弟区的大米公共品牌还有一定差距,所以通过建立稻米区域公共品牌,来提升大米的品质,大米的价格,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迫在眉睫。 目前我区水稻种植的现状与问题: 1、本区自有品种“美谷2号”,种植面积较少,品牌建设难度大。经过奉贤区农技中心多年的辛勤栽培,奉贤区有了自己的水稻优质品种“美谷2号”。2022年在全区推广种植了12000多亩,总体面积还不是很多。如果把“美谷2号”作为区域公共品牌的主要品种的话,种植面积对于一个品牌营销来说远远不够。很难形成知名品牌。 2、种植户思想意识有所转变,但是缺少领头羊。本区水稻种植主要是以合作社加家庭农场的模式,几年来经营主体也在从卖稻谷向卖大米转变,因为大米利润高于稻谷利润,很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去销售大米,不过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战。区里也缺少大型米业公司来牵头,依托这种小而散和“朋友圈”的销售模式,很难做大稻米的品牌。 3、政策不足,配套设施跟不上,大米品质难保证。据不完全统计本区大型加工米厂数量也不多,加工、仓储能力非常有限。按照5万亩种植优质大米进行加工、仓储、销售的话,加工设备设施远远跟不上,所以很难保证后期大米的品质。 4、种植技术标准不统一,肥料农药使用不规范,品质把控难。种植方式与稻米的品质息息相关,虽然区农技中心有统一的标准,但是真正种植时很难做到统一,很多种植户追求高产带来的收益,会使用很多化学农药和肥料,对大米后期的品质有很大影响。 5、目前缺少稻米区域公共品牌牵头单位与部门,区域公共品牌又不能由市场化的私有主体来运行,影响后期授权使用、品牌监管、品牌宣传等。 建议: 1、以“美谷2号”品种为奉贤大米主导水稻品种,加快推广速度,由区种子公司免费提供“美谷2号”种子在全区进行推广种植,提升种植户的种植意愿。可以在1到2年内要求种植面积达全区水稻面积的50%以上。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美谷2号”品种的提纯复壮,防止品种退化。 2、由区农委单位牵头成立稻米行业协会,依托协会的力量牵头,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种植,统一收购价格,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模式,统一大米的价格等,最终达到做大品牌的目标。 3、配套相应的资金,优先扶持有意愿进行稻米产业加工的企业进行项目配套资金。短时间内对于区域内的稻米传统加工设备进行总体提升和更新换代,同时对于必要的仓储场所进行备案建设。 4、由区农技中心统一制定相关种植标准,对美谷2号种植企业农户进行年中、年末考核,出具相应考核积分,达标的企业家庭农场方可使用区域公共品牌。相关政策上,加大对优质有机肥的补贴力度,鼓励种植户使用有机种植模式,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例,从而提升稻米的品质。 5、建议奉贤区粮油公司作为稻米区域公共品牌的牵头单位,进行品牌注册。作为粮油企业完全可以市场化运行后期大米收购,仓储,销售,加工,以及稻米品牌的策划,营销宣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