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总结疫情防控经验,可以发现在目前基层治理中,以科技为依托、以网格为单元,将大数据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机融合,通过“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等平台,汇聚雪亮工程、防疫监控、房屋管理、应急保供等数据资源,做好精准化服务、精细化治理,补齐了传统基层治理模式短板,以数字化形式为基层治理减负、赋能、增效。但在实际运用中,通过梳理、研究、分析,发现在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工作中存在如下问题

    1、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较低。在现有的后台数据共享上,缺乏信息沟通,互联互通仍存在壁垒。以疫情防控期间所用的平台——社区防疫宝为例,在市场所、综合行政执法队、镇经发办使用的复工复产人员(重点行业工作人员)管理端口中,只能查询到在本市范围内的核酸检测记录,当人员离沪时,无法通过社区防疫宝及时跟踪到外省市核酸检测信息,未能便于基层单位运用数字化掌握人员情况。另外区与区之间、镇与镇之间的信息互通转接平台没有,多靠人工通过政务网邮件或其他通道互相推送。

    2、各类平台融合不足。目前基层数字治理设备、平台种类繁多,经调研,全区村(居)数据平台有社区云、奉贤区云治理平台等30余种。数字化设备方面,以庄行镇为例,区雪亮工程视频904个、镇雪亮工程178个、自建视频129个。各类平台、设备后台等大都各自为战,缺乏总体规划,并且所采集的数据格式标准不一,数据库接口也不互通,普遍存在数据重复采集等情况,不仅没有给基层工作者“赋能”,反而增加了一定负担。

    3、基层采集多但使用数据的权限小。虽然上级的平台,信息采集、录入由基层在做,但出于信息安全等原因,基层的使用权限比较有限。出于工作需要,有些村(居)另行开发自有平台,把自己想要的信息纳入到平台中,便于自己使用,如AI潘垫、新叶智慧乡村治理综合平台等村(居)自有平台,但对于数据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隐患。

    建议:

    1、加强调研、听取基层使用者意见,加大对数字平台的功能完善。从运用上为基层单位优化平台功能,最大程度化繁为简,充实功能应用,高效推送各类信息,完善共享平台后台监测功能,形成定时弹窗提醒功能,打造精细化、人性化、智能化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区、镇之间信息互通,完善“政府+平台”双重治理模式,扩充平台数据系统覆盖面,在“随申办”赋予街镇一级的信息共享账号,建议积极呼吁将系统数据延伸覆盖至包括长三角地区等更大范围的人员核酸信息,加快数据平台互通,便于线上人员信息核实。

    2、加强顶层设计,对现有其他内容相近或相似平台予以统一端口,同一类数据实现同一平台输入或调取。对于已经建立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可利用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升级、通过技术改造等实现平台融合。比如现在“随申办”APP已经成为大众逐步接受的平台,建议奉贤区的各类数据平台均汇集到此端口,在“随申办”奉贤旗舰店中,开通单位端,把当前已有的平台整合到同一个端口上。打通各业务部门的数据端口,加强标准化数据采集建设,统一数据的格式标准,减轻基层工作人员在采集数据时的压力,而且数据会更精准、实时。

    3、加强安全保护及保密管理,赋予基层更大数据使用权限。完善数据采集、整理、加工、应用开发的管理规范,以最大限度保护数据安全。从体制上为基层的数据共享放权,而不是一刀切,一味地以“涉及隐私”而一关了之,建立使用数据的申请、管理机制,一方面可以增强基层采集数据的积极性、准确性,另一方面真正让基层可以因数字赋能而提升治理的高效和精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