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奉贤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从全国来看,随着数字经济加速融入,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止至今年上半年,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销量达288万辆,渗透率升至32.4%,同比增长46.2%;全国17个测试示范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总计完成了3500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路侧网联设备装备数超过4000台。在2022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指出,“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关键时期,其蓬勃发展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我们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

    近来上海出台了一系列车联网相关政策,包括《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示范实施办法》、《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以及今年颁布的《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在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创新获得了较好的成果。2021年全年上海开放测试道路达到615条,总长度达到1299公里。测试道路的开通使行业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测试数据,上传有效数据量超过4.66亿条,自动驾驶测试里程超过165.4万公里。

    目前,奉贤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项目依照《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关于划定奉贤区自动驾驶汽车开放测试场景的通知》和《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在奉贤区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研发测试及应用的相关场景,加速南上海“未来空间”创新发展,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升级与集聚,打造跨界融合的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项目打通了社区、园区、校区、景区、商区、城区六大典型场景出行链,成为国内最丰富、最齐全、最先进的“最后一公里”智能网联系统测试示范区。奉贤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和已投入运行的嘉定智能网联开放道路测试区、临港智能网联综合测试区实现三位一体、错位互补的互动发展格局,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研发提供重要支持。

    结合目前奉贤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发展现状以及全国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双智”城市等建设经验,可以发现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瓶颈。首先是,在目前很多的智能网联场景中,车路协同更多是“以车为中心,路是为车辆服务的”。尤其是智能网联正在迈入开放道路的关键时期,车辆如何与城市及道路基础设施融合,如何实现车联网、智慧城市等不同场景间的融合,是目前行业需要重点关心的问题之一。再者是,智能网联车辆的推广以及路侧感知设备完善的先后顺序的问题,也在不少新建智能网联片区以及较成熟先导区中显现出来。最后是,在大多数网联片区中,当前行业建设的平台以运维管理型为主,而不是运营服务型,这也导致沉淀的数据和能力难以转化为共性服务,并开发给广泛的B端生态,尚未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所以依托《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相关指导方法和智能网联行业专家指导意见,奉贤区智能网联汽车应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开放协同,推动双智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从“民众感知、同步建设、成熟模式”三个方面来进行下一阶段奉贤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工作。

    建议:

    首先,需建设“以人为本”的智能网联。由于全国各地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及“双智”城市均存在“以车为核心”或者“以城为核心”的问题,那么以“打造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建设美丽的城,服务幸福的人”为核心的新一代“双智”城市愿景,也为智能网联场景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依照《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奉贤区应依托超大规模地下车库、智慧公交接驳等场景,深度挖掘居民出行场景,与智能网联生态形成连接,打造“智慧全出行链”居民全感知的示范区域,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其次,需建设“相辅相成”的智能网联。针对“车”与“路”之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智能网联车辆快速增长与日益完善的路侧感知设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大力推广智能网联私家车、公交车以及特种车辆的落地测试运营,不断试验路侧感知设备数据传输技术难点。另一方面加快路侧感知设备建设,加快试验不同场景下感知设备传输技术难点。在云平台不断迭代升级的基础上,通过相互耦合,相辅相成的“路”与“车”的共同推进,从而实现“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的“车城一体”的智能网联建设。进而到2025年,上海市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体系,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智慧道路基础设施实现重点区域覆盖,具备高度自动驾驶功能(L4级及以上)汽车在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实现商业化应用。

    最后,需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智能网联。结合《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新型机制。以运营服务平台取代目前的运维管理型平台,形成成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例如:持续推动数据价值挖掘和本地化应用;形成双智运营产品,多维度挖掘用户;积极推进特定场景商业化运营落地;加强数据融合增值,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和算力服务等。其次,应加速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智能生活家居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提高共识,发挥物联网、信息通信、北斗定位等基础领域的优势,赋能汽车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探索培育各类新型产业业态,形成各类市场主体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网状产业生态体系,实现“车-路-云-网-图”高效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