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进一步配强我区社工力量的建议

    (一)社区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的优势

    1、贯彻落实防疫政策,形成以社区为单位的网格。

    社区连着千家万户,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城市运行的底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所在。在繁重的防疫任务下,社区工作者们积极落实政策到居民,从封控时的足不出户、常态化核酸检测到现在“新十条”的落地,社区工作者始终坚决维护党和国家的防疫方针,宣传解读不断优化的防疫政策,形成了从个人、家庭、楼栋到社区的防护网格,这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复工复产、人民的安全安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最有力的保障,为居民物资、医疗等需求保驾护航。

    在三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区工作者们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落实防疫政策时最有力的保障。不论是封控时期的物资保供,不同人群的配药、就医等医疗需求,还是“新十条”政策落实过程中,个人、家庭防护的各类物资需要、阳性人员的居家需求等,最先也是最直接对接的始终是基层的社区工作者。

    3、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激励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社区治理的基础是共建、关键是共治、最终目标是共享。三年来的防疫工作,让社区党组织担负起领导社区治理的重要职责,让社区工作者全过程、多方面参与到基层工作中来,让更多的居民自愿加入到抗击疫情的志愿者队伍中来;居委、业委、物业的多方协作,共同治理,进一步夯实了基层治理的根治,也提升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完善了社区治理格局。

    (二)存在的不足

    1、整体基数小,未能达到相应的配备要求。

    2022年2月9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表示“十三五”期末,全国社区工作者已达到433.8万人。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疫情防控网格化的过程中,每一位社区工作者都在对接的社区内落实疫情防控的政策要求,维护国家防疫方针政策、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安全;这也是一个还在发展中的群体,在疫情爆发之前,我们或许还未关注到这个群体的稀缺性,但是通过这三年的疫情考验,我们才逐渐意识到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数量不足。因人手不足,社区工作者在抗疫一线中日夜奋战,身兼多任,在身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在未来的城乡社区体系建设规划中,更应该结合抗击疫情的经验,进一步扩充社区工作者队伍。

    2、缺乏在防疫中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长达三年的抗击疫情,也使社区居民们长久以来积压的情绪不断爆发,导致不配合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的防疫工作的情况发生,而社区工作者在面临这类事件时,还缺乏处置相应问题的能力,欠缺与群众沟通的方式方法。在自媒体迅速发展壮大的时代,双方的沟通不畅,也容易在互联网上引起快速传播,发酵舆论,不论是对社区居民还是整体社区工作者的形象而言,都会带来极大的困扰。

    3、薪资待遇与社会地位较低,欠缺吸引力。

    在薪酬待遇上,全国各地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是根据当地的财政情况制定,总体较低,但近些年来有所改善和提高。总的来说,还缺乏完善的薪酬体系,在各方面福利待遇上也有所欠缺,并且社区工作者大多是属于合同制、编外制,也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人员流动性较大,再加上几年以来防疫的任务繁重,与之不相匹配的薪资福利及社会地位,对于各类人才来说也会缺乏吸引力。

    (三)建议

    1、出台相关招聘政策,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者配置。

    落实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专项招录社区工作者计划,进一步优化社区工作者力量配置,鼓励具备各类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在当今就业形势下,也能为大学生就业缓解一定压力,各类人才在基层的锻炼,也能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2、开展定期培训与考核,提升整体素质。

    在各类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居民冲突的事件中,我们也更应该反思在“新十条”政策落实中,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扩充社区工作者队伍,同时增强社区工作者各方面素质,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防疫方针,早日打赢抗击疫情攻坚战,恢复疫情前的社会稳定。11月28日,奉贤区南桥镇举行社区工作者技能大比武展演决赛,针对突发事件、媒体应对演练进行模拟,提升社区工作者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临场反应能力。

    3、不断优化完善薪酬机制,提供发展与晋升的空间。

    上海市此前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一线城乡社区工作者关心关爱措施的通知》,其中也包括“落实工作补助”、“加大发展激励”等相关举措,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规划、完善相关薪酬机制,对于在疫情防控中表现突出的社区工作者,也应出台招聘和晋升的明文规定。

    4、加强正面宣传,提升社会认同感。

    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作用,报道在抗疫一线中社区工作者们的突出事迹、动人故事,提升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认同感,同时,也鼓励在内部开展表彰褒扬,增强社区工作者的自我认同感,充分认识到社区工作是一门最基础也是最深奥的学问,需要更多有情怀、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到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