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建设合成生物学工艺平台,推动奉贤生物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奉贤作为上海市生物科技产业的集聚区域之一,汇聚了众多从事生物制造的科研团队和企业,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死亡谷”(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原型所经历的障碍)和“达尔文海”(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原型后,在投入生产与大规模生产之前所面临的外部竞争环境)仍是我区合成生物学和发酵工程等高端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瓶颈。

    问题及分析:

    一是研发资源分散。中小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和验证时,未形成技术合力,各自为战,重复性劳动严重,整体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受限。

    二是科研成果商业转化程度不高。我区现有中试设施不足,许多实验室阶段的科研成果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商业化转化进程。

    三是缺乏系统整合和统筹管理。区内的生物制造平台,未形成资源共享和技术交流的高效体系,影响了生物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日前,在上海发布的《中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蓝皮书》指出了破局之法:在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构建中“平台”是关键。在概念验证中心方面,北京、广州、深圳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围绕概念验证平台建设、项目支持、基金设立等方面展开布局;佛山等地依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成立了医工融合概念验证中心。在中试基地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发展改革委于2024年1月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中提出,要布局建设中试公共服务机构。闵行区已启动布局建设生物医药中试熟化平台,成效显著。

    特别值得借鉴的是,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首创跨越“死亡谷”的“楼上楼下”创新创业综合体。“楼上”,科研人员开展原始创新活动;“楼下”,创业人员对原始创新进行工程技术开发和中试转化,推动更多科技成果沿途转化,并开展技术成果商业化应用,从而缩短原始创新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化的时间周期,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

    为此,建议:

    一要在区内建设合成生物学工艺研发及验证平台。建议由区科委牵头,联合区内外科研机构与企业,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合成生物学工艺研发及验证的公共平台,为企业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推动技术放大和验证,提升研发效率,避免重复劳动,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我区生物科技企业市场竞争力,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

    二要建设高水平的发酵工艺中试自动化平台。为企业提供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生产的全流程支持,帮助企业克服技术放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降低技术转化和商业化应用风险。企业通过使用共享设施,可以减少重复投资,降低运营成本。有数据显示,高质量平台支持,可将转化周期由3个月减少至27天,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速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

    三要组建专业的管理与运营团队。成立由行业专家、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负责平台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统筹资源协调和企业服务。通过建立完善的公共平台管理体系,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前来合作,推动技术共享与交流,加速奉贤生物制造产业的集群化和协同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