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既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更是推动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多项知识产权改革任务,强调要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类所有制经济产权,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近年来,我区通过打造奉贤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上海奉贤(化妆品)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等方式,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但是仍存在不少短板。 一是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偏弱。我区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对知识产权的科学认识,在专利、商标等注册申请后,就不再对其进行维护监控,也缺乏维权意识。2023年,我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5973件,占全市的2.48%,注册商标量3.32万件,占全市的14.09%,但在奉贤区法院共受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却仅为635件,占全市(66120件)的0.97%。 二是企业缺少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奉贤作为中小企业集聚活力区,各类市场主体总数和年均增长数均名列全市前茅。但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完整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体系,没有配备知识产权专业人员去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权工作,让技术人员兼任这一任务,直接影响到管理和维权的专业化。 三是知识产权维权难度较大。虽然我区通过快维中心等建设,进一步满足了企业对化妆品产业相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强烈需求,但在其他各类知识产权侵权中,仍有部分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等资源制约,面对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往往会束手无策。与此同时,在与企业调研时,也常有知名企业反映企业商标、专利被侵权的情况发生,且侵权行为存在对象多、散布广、取证难等特点,维权难度大,对企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建议: 一要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区总工会、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要针对不同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项服务,引导企业加大对商标品牌、专利等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企业知识产权文化。举办各类知识产权培训和宣传活动,以多层次、多角度的措施和方式,在全区范围内营造崇尚知识产权、重视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