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讲述文史故事弘扬“贤美文化”——沈家花园的传奇故事

    编者按:文史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工作。奉贤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深挖文化遗产价值、修编文史资料,为更好地研究奉贤文史、审视“贤美文化”提供独特视角和丰富资源。讲好海塘故事、传承海派文化是奉贤政协为弘扬“贤美文化”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奉贤政协文史工作发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功能的重要方式。1023日,《奉贤报》第3版“政协视点”专栏刊登奉贤文史“沈家花园的传奇故事”。现分享如下:

    在新一轮奉贤区总体规划中,到2040年,南桥地区将以“上海之鱼——金海湖”为中心,以环湖绿地为带,串接起商业办公区、公共活动区、高端商务区为片的上海五大新城之一的奉贤新城。在这个城市更新的计划中,对奉贤近现代历史文化的源头——老南桥百年历史文化风貌区,强化了重点保护老城区,传播该地历史文化的区域功能。老南桥的百年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沈家花园,它曾作为奉贤现当代政治和社会枢纽机关长达近九十年,像一栋风雨苍茫的活化石,见证了发生在这里一个个传奇故事。

    1890年左右的南桥,现在的解放路还是一大片农田。当时南桥镇的社会经济还不发达,大部分居民以务农和小手工业为生,有些人铤而走险将附近盐村的原盐避开官府的查抄,贩运到外地谋取暴利,称为“贩私盐”。

    沈梦莲(18741940),原名“小阿妹”,字葆义,奉贤三官堂人。19岁时,他利用熟悉当地河网又掌控交通工具(撑船)的特长,贩起私盐,组成贩盐团伙“南桥帮”。

    “小阿妹”赚钱后改名“沈梦莲”。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梦莲麾下的这支“盐捕营”缉私武装成了奉贤地区唯一的正规武装,沈梦莲摇身一变为“松军水师统领”率部镇压农民起义、稽查贩卖私盐,维护地方治安。继而又被任命为孙传芳部队“水路总司令”和北洋政府“江苏水上警察厅”厅长、国民党政府“江苏水警厅”厅长、“江苏省毒品查缉所”所长,掌握了苏南地区的水路命脉。沈梦莲又和杜月笙拜把子,一同成立了“浦东同乡会”,成了上海大亨沈厅长。

    1927年,沈梦莲决定在南桥镇旁造一栋别墅,用以光宗耀祖、颐养天年,名为“沈家花园”。但好景不长,沈梦莲在这个安乐窝中没享受几年,就在1934年得了中风病半身不遂。193711月,侵华日军在金山登陆,南桥和沈家花园遭到轰炸,沈厅长全家逃到上海租界避难,沈本人也于1940年死于“孤岛”时期的上海,留下一座孤零零的沈家花园。抗战初期,这里曾用作国民党军队第八集团军张发奎部的指挥部,中国军队撤退后,奉贤沦陷敌手。

    此后,沈家花园成了日军驻扎的兵营。直到19495月,苏南沿海地区全部解放。几经摧残、饱受折磨的沈家花园也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56年,奉贤县人民政府迁入沈家花园办公,修葺一新,又陆续兴建了档案馆、办公楼等建筑。20023月,中共奉贤区委、区政府迁往新址,沈家花园“老大院”内成为区政协等机构办公场所。现如今,这里已作为奉贤新城老南桥百年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博物馆,向市民全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