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的几个问题


    全国政协研究室主任  卞晋平

     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世半个世纪,不仅在中国的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作为中国人民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一大创造、一大特点,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政治家和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注意。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和众多党派团体的东方大国,出现了一种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崭新制度,出现了一种通过民主协商、互相监督来增进各种社会力量团结、发扬人民民主的组织形式,这是以往各国政治体制中所没有过的现象,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史上一个值得认真总结、认真研究的课题。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随着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扩大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随着各级政协同志在实践中的不断探索开拓,有关人民政协理论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许多同志纷纷撰文著书对此进行探讨。首先要回答的是有没有一个政协理论的问题。从学术的角度看,就是半个多世纪来方方面面关于人民政协的许多论述和观点是否能够上升为理论,是否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的问题;从工作的角度看,就是半个多世纪来各级政协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不是在正确理论的指引下有序进行的。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所谓理论,是指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它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适应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所谓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指它正确地回答了所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一系列问题而不是个别问题,是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不是枝节问题。人民政协理论,就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能够正确回答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有系统的结论,是关于人民政协发生发展的条件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具有使其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鲜明特点,包括它特殊的组织构成、工作对象和工作范围,特有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等等。人民政协工作与中国共产党的总路线、总政策,与我们国家工作的全局紧密相连,涉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它存在与发展的现实依据和未来趋向是什么,它应当做什么,应当怎样做,都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所能决定的。如同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和条件一样,人民政协工作也离不开客观规律和条件。人不能创造规律,但可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做好政协工作,就要以科学的态度把政协工作当作科学来看待。因此我以为,总结人民政协的实践经验,研究人民政协的运动规律,这是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任务。而通过这种总结和研究,把握规律,指导工作,提高自觉,以弘扬我们的政治优势,减少行进中的曲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应有作用,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则是我们研究人民政协理论的目的。

        人民政协理论有一个不断积累、发展的过程,它经过几代人的探索总结,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循环往复而逐步形成、逐步完善。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党外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是人民政协理论的实践泉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统?D战线、政党学说和人民民主思想是人民政协理论的思想基础;中共中央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一系列有关论述是人民政协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些方针政策和重要论述既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形成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理论体系,一个与其他相关学科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理论。其中每一项具体的内容、原则都不是孤立的,不仅与具体的历史情况和历史经验相联系,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完整地、准确地去理解它、把握它。人民政协理论可以说博大精深,从内容上讲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其他诸多学科的有关部分,从范围上讲涵盖人民政协工作的各个领域。正因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学森同志就明确提出,政协工作涉及许多方面,是跨学科的综合学问,应当把它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来研究,并建议组织力量编写《政协学》。

     

        人民政协理论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我认为,就其基本内容而言,它至少应当包括以下这些方面:1、关于人民政协产生、发展的条件和依据;2、关于人民政协在党的战略全局和国家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3、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渊源与指导思想;4、关于人民政协的领导力量与团结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5、关于人民政协的性质职能及其与其他民主形式的联系与区别;6、关于人民政协的社会基础与组成原则;7、关于人民政协的主题、任务和工作领域;8、关于人民政协的工作原则与运行机制;9、关于人民政协的发展趋势,等等。

        从具体层面上讲,它要回答我们工作中遇到的需要加以明确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比如,为什么人民政协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中国并在半个多世纪中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它是一些人主观意志的产物还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必然结果?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创立政协时的战略思考是什么,建立政协是为了解决中国的什么问题,它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长期的战略方针?为什么说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组织,它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状况,包括多党派、多民族的大国以及中国的社会阶级状况有什么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说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统一战线、政党学说和人民民主的理论与实践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人民政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团结和谐,主张兼容并蓄、和衷共济的传统文化有没有联系?为什么说人民政协的成立顺应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潮流,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出现的诸多协商现象有没有联系,怎样理解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贡献?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处于什么位置,它与我国的国体、政体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它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怎样理解和把握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它同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各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什么关系?人民政协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按照政协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发挥自己特有的作用?为什么说政协不同于人大,更从根本上不同于外国的议会,怎样找准位置,选好角度,发挥好我们的政治优势?我国历次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对人民政协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变化对人民政协意味着什么?人民政协按照什么原则确定自身的组织构成,它设立界别的依据是什么?人民政协与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个界别是什么关系,应当通过哪些方式在哪些方面发挥各参加单位在政协中的作用?人民政协的工作原则有哪些,它的运行机制是什么,它的工作原则和运行机制与党的机关、权力机关、行政机关以及一般的人民团体有何异同,这些特有的原则和机制体现了什么精神,有什么意义?等等。

        现在,人民政协在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许多需要研究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开展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可喜的是,目前对人民政协理论的研究同前些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呈现出比较活跃的局面。一是引起了从全国到地方各级领导同志和各级政协组织的重视,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政协理论研究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二是已经建立了一些研究机构并初步形成一支热心于政协理论研究的队伍,这支队伍包括了各级政协、党政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有关同志和其他方面的一些专家学者;三是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内容在深化,既有对基本理论、宏观政策的研究,也有选择某个方面内容向深层次、专题化的发掘。

     

        近来,有一些同志从理论的角度与我探讨如何认识人民政协的性质及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问题,我想就此谈?D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对于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问题,中央文件、三代领导核心都讲的非常明确。但在社会上,人们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它十分重要,不可缺少;有人认为它不打粮食没有指标,可有可无;也有人认为,说你重要就重要,让你重要就重要。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是难免的,但我们从事党的工作、国家机关工作和政协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特别对政协的同志来讲,这不是小问题。结合对新修订的人民政协章程的学习,提高对人民政协的认识,这是各级政协当前理论和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人民政协建立以来,始终与党和国家工作的战略全局紧密相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