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群众工作,是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去年底,新一届枝江市政协换届成立以来,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全国、省和宜昌市政协关于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理念,将群众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突出促进发展、关注民生、服务群众三个重点,着力推进政协群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献计出力,促进发展,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1、专题协商助推科学发展。促进发展,让群众得实惠,是政协群众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今年以来,我们紧扣促进枝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奋力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主线,精选长江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江口老城开发与建设、失地农民安置与生活保障、残疾人事业发展等4个专题,开展协商议政,提出了一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如关于长江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与保护专题协商,我们从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一稀缺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出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主席会议、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就进一步做好港口岸线资源开发保护工作,提出了科学编制开发长江岸线资源保护规划;严厉打击乱占乱用等违法行为;坚持集约节约利用,提高准入门槛,建立准入机制;积极推进小型、闲置或低效利用码头的集并重组,建立收回机制等20多条意见和建议,其中大部分意见建设已得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落实。 2、发挥优势参与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市政协6位正副主席负责联系的9个园区、项目和产业发展顺利推进,均达到和超计划进度。截至目前,七星台工业园建设规划全面完成,道路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正紧锣密鼓进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成效显著,现已落户企业4家,总投资19.5亿元。其中宜昌金太源工贸集团公司一期投资3亿元、占地400亩、年产22.5万平方米的高密度纤维板项目,已建成投产。省化乙二醇项目工程设计、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基本就绪,8月底己开建。三宁公司投资40亿元、年产20万吨已内酰胺项目,其项目区征地拆迁、土方平整等基本完成,目前已开工建设;投资10亿元的热电联供、合成氨扩能、铁港联运码头等配套项目,正按计划进度加紧施工。 3、专项活动服务基层群众。坚持把“三万”、“三送下乡”活动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抓手。自去年11月新一轮“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市政协作为市派驻董市镇工作队的队长单位,带领24个工作组、72名工作队员,分赴该镇24个村践行“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主题,共为该镇新挖整治堰塘150口,完成土方45.76万方,新增容量68.4万方,所有堰塘都落实了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月份,市政协组织相关界别委员、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及文艺工作者,共110人,先后赴七星台镇李家岗村和董市镇平湖村开展“三下乡”活动。 (二)履职为民,关注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始终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履行职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推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 一是民主监督关注民生。坚持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作为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以听取工作情况通报、主席视察、委员视察等形式,开展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推动相关部门更好地履职为民。今年以来,市政协常委会议分别听取了公安、卫生、水利等部门有关禁毒工作、卫生事业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情况的通报,主席会议成员先后集中视察了中医院整体搬迁工程和白洋工业园建设情况,为推进相关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政协各专委会、联络处、界别活动小组发挥各自优势,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实际,选择本地、本界别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开展视察。到目前为止,共开展视察30多次,参加委员180多人次,内容涉及保障性住房、城市供水、农村福利院建设等20多个专题。 二是提案工作促进民生。将群众工作融入到提案工作全过程,通过提案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提案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通过互联网和下发专门文件,面向政协委员和市民群众双向征集提案线索200多条,印发提案选题指导目录80余条。五届一次会议以来立案交办的141件提案中,民生提案达80余件。在提案督办中,我们注重群众参与,推行市领导领办提案、政协领导督办重点提案、与市委政府督查部门联合督办承办“大户”、政协常委会议民主评议提案办理的“三办一评”工作机制;推行现场协商办案,邀请提办双方及群众代表面对面沟通、答复办理提案,促进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如宜昌市第二技工学校与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合并、市殡仪馆搬迁、关闭农村废旧塑料加工场等。截至目前,已办理并形成初步答复意见137件,正在办理4件,8月底前己全部办结。 三是社情民意反映民生。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也是政协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大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力度,召开专门会议动员部署,制定出台系列措施加以推进。建立社情民意“直通车”制度,在基层委员和群众中,聘请34名特约宣传信息员,并建立了特约宣传信息员QQ群和电子信箱;坚持和完善走访和约谈委员、信息报送、信息采用考评奖励、信息编报督办反馈等工作制度,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工作更加规范;延伸信息触角,拓展信息来源,广泛收集民意,首次以专委会、联络处和界别活动小组为单位,设立27个“网格片区”,200名委员全部纳入其中,开展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三)创新机制,重心下移,以“三进”促“三实”。 为推动群众工作重心下移,建立委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今年,我们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三进”活动。活动以政协委员为主体、以“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为主题,以基层群众、企业和社区为服务对象,以“帮扶企业谋发展、关心三农解难题、关注社区促和谐”为着力点,要求广大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促和谐、谋发展。为使这一活动取得实效,我们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职责、组织领导及相关制度,并切实加强日常督查指导和信息收集工作,使这一活动扎实推进,收到了摸实情、办实事、收实效的良好效果。 1、帮扶企业谋发展。面对部分企业融资难、招工难、生产成本上升、市场需求下降等困难,广大政协委员经常深入企业调研,摸实情、解难题,办实事,帮助企业渡难关。市直第二联络处的25名委员,先后深入80多家企业,与企业、车间、班组负责人和职工座谈,全面了解生产经营情况,重点收集整理了61个企业反映比较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市政府据此分解到每个责任单位予以落实,促进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关心三农解难题。委员们情系三农,进村入户摸实情,谋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一是助推产业发展。百里洲联络处定点联系曹家河村,多次组织委员到该村蔬菜基地调研、指导,先后帮助基地落实技术人员及5万元技术服务费,获得银行贷款100万元,硬化基地(一期)650米生产作业道,确保了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3、关注社区促和谐。市直第五(农业)联络处组织委员视察原市种子公司改制后的物业管理情况,针对该公司改制破产,门店、仓库已对外出售,30多个居民户场区内院内脏乱差问题突出这一情况后,及时向街道社区反映,使居民户生活环境很快得到明显改善。董市联络处走访社区,针对居民反映强烈的董和路部分路段坑洼不平、车辆行人不便的问题,及时向镇政府提出改造建议,使该路段的维修改造得以在年内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