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党史百年·委员学党史(十)丨在这场运动中,中共党员从不足1000发展到1万!

    全国范围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始于19255月上海工人反对外国资本家的罢工。

    5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日本资本家枪杀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30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下,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学生、工人等13人,伤者不计其数。这就是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以后几天,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英、日等国军警枪杀中国民众的事件。

     

    1925524日内外棉纱厂工会举行顾正红烈士追悼大会,一万多人参加。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五卅惨案激起全中国人民极大愤怒,多年来深埋在中国人民心里的对帝国主义的怒火一下子喷发出来,形成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局面。党中央决定成立上海总工会,成立上海工商学联合委员会,加强对运动的领导。全国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从通商都市到偏僻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以五卅惨案为导火线,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浪潮,以不可遏止的浩大声势迅速席卷全国,这就是五卅运动。

     

    19255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发生在广州和香港的有25万人参加的省港大罢工,是五卅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罢工工人成立由共产党员苏兆征任委员长的省港罢工委员会,对香港实行封锁。大罢工前后坚持16个月之久,10多万集中在广州的有组织的罢工工人,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党在领导五卅运动中得到很大发展,党员从1925年初不足1000人,发展到年底1万人,不少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组织。为适应大革命高潮到来的新形势,党中央及时提出要在极短时间内将党“从小团体过渡到集中的群众政党”,强调对党员进行教育和训练的重要性,在北京建立了一所高级党校培养干部。

     

    △五卅运动时期市民抵制英、日货。图片来源:上海档案信息网

    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国共两党合作进行了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工作。1925年,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消灭军阀陈炯明部和邓本殷部,平息杨希闵、刘震寰两部在广州的叛乱,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

    党还进行了创建直接领导的革命武装的尝试。周恩来和中共广东区委在孙中山支持下,以部分党、团员为骨干,把大元帅大本营的铁甲车队改组为一支实际受党指挥的革命武装。1926年初,建立了由共产党员叶挺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在李大钊等人艰辛开拓下,北方地区的革命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从1924年初开始,北方工人运动逐渐打破二七惨案后的消沉状态,得到恢复和发展。北京、青岛、唐山等地工人罢工斗争此起彼伏。192510月,中央执委会扩大会议强调北方地区工作的重要性,决定加强对北方革命的领导。会后,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成立,李大钊任书记。到19267月,在北京、天津、唐山、太原、北满等地组建了十多个地委和几十个特别支部、独立支部,拥有党员200多人。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党组织还进行了争取冯玉祥及其国民军的工作,开展了争取关税自主运动等。这些斗争显示了北方民众革命意识的觉醒,打击了控制北京的段祺瑞反动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