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2年的春天,我们一起走过疫情肆虐的日子,我们一起奋战在抗击疫情的阵地上。2022年的上海,这座城市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与善良,珍存了无数的责任与担当。面对疫情,广大政协委员誓言铿锵、无悔付出,在战“疫”中彰显出了使命与担当、凝聚起了智慧与力量。文以铭志、慷慨当歌。四月底,奉贤区政协面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全体政协委员、机关干部、之友社社员、特约撰稿员、工作联络员等,开展了“疫情阴霾下的那一道‘政协红’”主题征文活动。 现陆续刊发部分作品,以此激励大家众志成城铆足一股劲、担当作为扛起一面旗、团结奋战凝成一条心,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贡献力量。(应广大政协委员等要求,本次征文活动截稿延期至6月20日,欢迎大家继续投稿)
手机,真的谢谢你 杨林才 当来势汹汹的疫情终于被控制,封控了两个来月的上海即将恢复往日繁华的时候,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我这个年过七旬的区政协机关退休干部,从心底里感谢一心为民的党和政府,感谢逆行而上、日夜奋战的“大白”“小蓝”、志愿者、保供者......然而今天,我想谢谢那部陪伴在身边,为我加油、助我履职、帮我牵线的手机。 我谢手机,因为它成了我解疑虑、明方向、添力量的好帮手。3月28日和4月1日,浦东、浦西地区先后实施封控,一个2500万人口的特大型城市顿时进入全域“静态”。不少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电问:“为啥突然封了?”“要封控到什么时候?”“家里没吃的了怎么办?”这一连串问题叫我怎么回答清楚。正在困惑、焦虑的时候,手机出手帮忙了。那一封封给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公开信、给市民的告知书以及上级党组织的工作提示等传送到面前,让我清醒地知道,党和政府就在身边,正在组织领导人民群众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与新冠肺炎疫情打一场没有硝烟的大仗硬仗。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定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助力抗疫斗争。时隔不久,手机里传来了人民解放军和全国各地驰援上海的消息,这让我在激动兴奋之余,更加明确了这是一场万众一心、共同抗疫的人民战争,这是一场事关全局的大上海保卫战。之后,手机里不断传来“权威发布”“委员在‘疫’线”“守护贤城,乐龄在行动”“思想领航”“云论坛”“云课堂”等一条条重要信息和相关知识,让我身在家里、心系抗疫,不时地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宣传、鼓劲,增添了抗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我谢手机,因为它帮我履行了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职责。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和封控后出现的困难,我虽宅在家里,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工作不能停,书记职责不能忘啊。于是,我先请教爱人,学习线上操作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然后大胆使用手机开展线上工作。主持召开线上支委会会议,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指示要求,商定助力抗疫工作“五项事项”。加强支部微信群的管理,指定一名班子成员负责,强调不准传播负能量信息。本人先后在群里推送了上级党组织编发的50多条信息。电话联系每位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有的打了四五次电话。每当听到老同志“请组织上放心”“感谢党支部的关心”等话语时,心里总感到莫大的安慰。5月中旬,与班子成员商量后,在线上成功地举行了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14名党员联系实际交流了学习中央、市委、区委关于抗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心得体会,表达了为夺取大上海保卫战胜利献计出力的决心。此外,手机还帮我上报了多条党支部抗疫工作方面的信息,与上级党组织保持密切的联系。 我谢手机,因为它为我与家人架起了一条“暖心线”。儿子一家人被封控在疫情严重的浦东新区家中,两地相隔,牵挂多多。一次次手机电话,一声声亲切问候,让我感到欣慰。95岁的老父亲住在古华医院护理部,因疫情原因一直无法探望。在医院的安排下,每周一下午,我们可以用手机与父亲视频通话,这让全家人宽心了许多。但一度让我揪心的,是居住在浦东新区惠南镇的92岁岳母和患病小舅子的事。因事前没有准备,所以封控一周后他们的食物就告急了。小舅子既焦虑又无奈,时不时流露出悲观的情绪。我多次去电做思想工作,并帮他出点子。最后,小舅子向“12345市民热线”求助。一小时后,小舅子高兴地来电说,村里送来了救助物资。以后,每次村里发物资,他都会兴奋地告诉我。从小舅子的态度转变中,我再次看到了手机的作用。 啊,手机,你在上海封控的特殊时期,不仅帮我解决了许多常人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使我真实感受到了新时代互联网的好处和威力,而且让我这个退休了十多年的政协干部也在疫情阴霾下展现了那一道“政协红”。谢谢你,心爱的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