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8日) 刚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发表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加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新形势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一些情况和意见,同大家一起讨论和交流。 一、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为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同人民政协事业和我国新闻宣传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隆重开幕,新中国诞生的重大新闻随即传遍世界各地。可以说,人民政协诞生之日就是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发端之时。周恩来同志早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所作的《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报告中就特别强调,要“经过解释、宣传特别是实践”,让全国人民看到新民主主义的光明前途。经周恩来批准,全国政协创办了《政协会刊》,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此后,人民政协的历次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都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渠道得到及时传播,政协的新闻宣传工作逐步开展起来。 改革开放以后,政协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全国政协相继创办了文史资料出版社(即中国文史出版社)和《人民政协报》,恢复出版了因“文革”停办的《政协会刊》,组建了《中国政协》杂志社。五届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同志还亲自为《人民政协报》题写报名。六届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强调,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报道统一战线工作成就的生动事例和人民政协、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各种重要活动。”在她离任前夕,还对全国政协机关的同志讲,“如果说国内外有的人对人民政协不清楚,这个责任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自己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宣传,要广泛地进行宣传。”八、九届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在视察人民政协报社时,强调政协办报要把握中央精神、了解读者愿望、尊重新闻规律、勇于探索创新,要注意特色、研究特色、突出特色。他着重阐述了政协特色,提出不能搞成千报一面。1992年,全国政协成立了新闻办公室,协调管理全国政协的新闻宣传工作。一些地方政协也陆续成立了新闻宣传工作机构,有的还创办了报纸、杂志,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日趋活跃。 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高度重视,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也同政协的其他工作一样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党委要积极组织并大力推动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新闻媒体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各级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情况,形成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意见》在论及民主监督部分时,也强调“新闻媒体要密切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今年1月,贾庆林主席在视察人民政协报社时,就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要切实宣传好、报道好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新实践、新成就、新进展;二要努力探索、大胆实践,不断丰富宣传形式,丰富报道内容,办出自己的特色,使宣传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委员;三要加强学习,努力造就一支优秀的队伍。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协组织的积极努力和广大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在前进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取得了突出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胆创新,扎实推进,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生动活跃的新气象新面貌五年来,我们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宣传质量和效果为目的,以丰富宣传内容、拓宽宣传渠道为途径,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局面。我们连续推出若干举措,使全国政协的新闻宣传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面貌为之一新。一是加强了同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联系和配合。2003年十届全国政协开局不久,我们就和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协商,在全国政协设立了上述三家主要媒体的记者站,还同时加强同其他中央主要媒体的联系。通过定期研究工作,共同策划重大主题采访,现在联系更加密切,渠道更加畅通,政协的声音和形象在中央主流媒体上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反映。二是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上建立了固定的宣传阵地。在人民日报的大力支持下,2004年1月2日,我们和人民日报联合创办了每周一期的《议政建言》专版。经过几年努力,如今《议政建言》已经成为宣传政协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品牌,深受政协委员的喜爱和社会各界的欢迎。三是与人民网联合创办了《中国政协新闻网》,对全国政协的活动报道更加迅速及时。2004年9月20日,在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前夕,王忠禹常务副主席亲自点击开通了这个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做到当天活动当天上网,网站资料丰富翔实,基本囊括了人民政协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的资料。现在日均访问量已达20万人次,成为查阅政协工作情况方便快捷的工具。四是“两会”期间的政协宣传连年创新,规模和声势越来越大。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对政协大会开幕会贾庆林主席作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情况进行现场直播;政协会议对中外记者开放程度越来越大,充分展示了政协会议民主、开放的形象。今年采访政协大会的中外记者已超过两千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的报道量超过两千件。胡锦涛总书记对今年的“两会”宣传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有创新、有特点”。五是政协日常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两会宣传热热闹闹、平时宣传冷冷清清”的现象大为改观。这几年全国政协的许多重大调研和视察活动,我们都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随团采访,有的规模还很大,形成了很强的宣传声势。比如“保护长江万里行”考察,随团采访的主要新闻媒体达到十多家,各新闻媒体及时充分地报道,从互联网统计的报道量是2万多条;比如全国政协办公厅每年组织一次到地方的大型采访活动,深受当地的重视和欢迎,采访团所到之处,党委、政府、政协领导同志亲自出面介绍情况。今年到湖北省的采访,刊发各类报道140多篇,形成了集中的宣传声势。这项采访活动已经持续了十多年,现在已经成为全国政协办公厅的一个宣传品牌。这些改进和创新的举措,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协宣传苍白乏力的局面,突破了政协宣传自拉自唱的传统模式,甚至突破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宣传空泛化、概念化的弊病,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应当说,这些改进和创新的举措,浓墨重彩,熠熠生辉。在此期间,地方各级政协组织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创新,创造了不少宣传政协的有效形式,如与当地主要媒体联办节目、栏目,特别是有些省市举办的电视论坛,已成为展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窗口,在当地收视率很高,影响很大,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二)大力宣传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成果, 增强了全社会对人民政协的认识和了解,为政协开展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宣传做得不够,或者说不善于宣传,结果政协工作做了不少,但外界知道不多,许多群众对政协工作感到神秘,不知道政协是什么、干什么、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些年来广泛、深入、富有成效的宣传,这种状况已有较大的改观。从一定意义来说,政协工作尤其需要加强宣传,这是由政协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政协履行职能的一个主要内容是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调查研究,协商议政,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只有把政协的声音充分反映出来,才能使政协履行职能的意见和建议更加广为人知,更好地发挥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近些年来,我们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注重以生动典型的事例,大力宣传人民政协突出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积极建言献策的情况;大力宣传人民政协认真履行职能,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各级政协组织关注民生、协助党委政府部门切实解决民生问题所做的工作;大力宣传各级政协组织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新思路、新方法,取得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可以看出,这些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在社会各界对人民政协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人民政协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氛围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