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协概况
  • 政协要闻 专委会工作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建言献策 委员风采 文史天地 学习园地
    首页
    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赴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学习考察

    为进一步学习兄弟省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区委、区政府推动工作落实当好参谋、提供参考,616-19日,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张开明带领部分区政协常委赴福建省厦门市、漳州市学习考察。厦门市、漳州市政协给予热情接待。

    厦门市

    在厦门市,考察组先后实地考察海沧区青礁村芦塘社和院前社、湖里区五缘湾湿地公园、集美区园博苑、大屏山郊野公园、思明区筼筜书院等点位。




    在海沧区青礁村芦塘社和院前社,考察组了解到,面对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内生能力弱等困难问题,在海沧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芦塘、院前两社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积极性和家园意识,携手台湾同胞,以人居环境治理为平台、文化振兴为核心、产业发展为手段,共担责任、共建乡村、共治家园、共享成果,循序渐进地提升了村庄活力。



    在湖里区五缘湾湿地公园,考察组了解到,五缘湾湿地公园被称为厦门的城市绿肺。公园建设突出以保护修复为主、重构为辅的设计理念,尽量利用现有生态环境,不破坏原有生态基础,在经过对原有泄洪道、淡水湖、田园、农庄进行修复性改造和开发后,通过木栈道、亭、台、楼、阁、堤、拱桥等形式,营造了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中央公园。



    在集美区园博苑,考察组了解到,园博苑作为承接第六届园博会打造的一个集园林展示、休闲度假、文化娱乐和教育生活为一体的主题公园,以“高质量、高品位、低收费”为建园经营理念,不仅提高了市民生活质量、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更随着后续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相继入驻,成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大屏山郊野公园,考察组了解到,大屏山郊野公园作为厦门主要的四个郊野公园之一,依山而建、傍水而成,结合大屏山公园溪流景观,设置构建了景观工程雾森系统,该系统生成的白色云雾状景观,不仅有美化环境、提升水系周边景观效果等功能,其运行中产生的负离子还有改善周围空气质量的功能,已成为厦门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



    在思明区筼筜书院,考察组了解到,筼筜书院是在厦门市政府规划指导下兴建的厦门首家现代书院,以政府支持、企业投资、公益性经营为运行机制,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以“旧学商量、新知培养”为办院理念,通过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大学、复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数十所境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定期为公众举办传统音乐会、文化图文展,定期出版刊物等方式,形成了学术、普及与公益相结合的浓郁传统文化聚集区。20179月,筼筜书院作为金砖会议地点,接待了两位国家领导人会谈。

    漳州市

    在漳州市,考察组先后实地考察了芗城区香蕉海、高新区荔枝海、南湖生态公园、龙海市埭美古村等点位。



    在芗城区香蕉海、高新区荔枝海,考察组了解到,万亩香蕉海、荔枝海是漳州市贯彻“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理念,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产业走廊而打造的“五湖四海”项目中的两“海”项目,这两个项目以生态为主题、特产农作物为主角、绿道为主线,结合名人故居(林语堂故居)、传统文化、农家田园,顺应自然肌理、展示绿色资源、倡导低碳生活,不仅成为市民的农产品大观园、天然大氧吧、生态健身馆,更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承载平台。



    在南湖生态公园,考察组了解到,南山生态公园作为“五湖四海”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山、江、湖、寺、城交融的规划建设理念,利用片区内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文化商业街区,在周边布局了经典建筑建设文创基地、物联网产业园、甲骨文双创基地等一批高新科技项目,将片区打造成为了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逐步实现从“生态佳”迈向“生态+”,推动区域整体效益的提升。



    在龙海市埭美古村,考察组了解到,埭美古村是中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经过政府大力投入和支持,现有古村基础设施已逐步完善、保护整治效果初见成效,吸引了众多游客、摄影爱好者、古建筑爱好者观光旅游,为村民增收提供了重要途径。同时,在政府引导下,古村积极推进村民自治,制定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学习是为了更深的理解,考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通过学习考察,考察组成员对厦门市、漳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依托地势水系和绿色资源优势,深化融合两岸发展,厚植名人名居文化、发掘传统遗迹遗存,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等举措有了深刻地认识和了解,认为这些做法对我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和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考察安排紧凑,受益匪浅,达到了增长见识、启迪思路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