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最关键的阶段。在这特殊时期,全体区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区委和区政协的号召,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尽己所能、无悔付出,真正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得见委员身影、听得到委员声音”。
区政协机关干部在行动 在疫情最重的挑战面前主动站出来,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主动站出来。4月28日,区政协机关党支部以“我们在‘疫’线勇担当、展风采”为主题,开展2022年第4次“党员主题日”活动,在抗疫一线积极展现区政协机关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和时代精神。在疫情面前,区政协机关干部尽锐出战,坚定信心、坚守岗位,化身扛起责任、服务大局的“战斗者”,投身一线、保卫家园的“冲锋者”,在这一场复杂严峻的抗疫大仗硬仗中尽显担当和作为。 何文艳(四级调研员):“叮”的一声,定时的铃声响起,又是一天的“抗疫日”开始了。党员就是哪里有需要就忙碌在哪里:穿上“大白”协助核酸检测维护秩序、套上“小蓝”巡逻小区防止扎堆、披上“红马甲”帮助居民送货配药扶危帮困……我坚信,众志成城,终将春暖花开。 金琼(委员联络科科长):自从进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身穿“大白”和“小蓝”、不断提醒“请提前打开核酸码,保持两米距离……”成了我的常规操作。每日与居民面对面,与居委干部并肩战斗,让我深刻体会到“好邻•好灵”的重要意义,对政协工作“四个一线”的要求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践行。 于栋(综合科科长):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到居住地小区报到并主动认领任务,积极参与结对村居防疫工作。抗“疫”面前有众生百态,但更多的是医务工作者履职尽责、志愿者无私奉献、居民群众默契配合……正是这些给予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坚定了我们守护上海的决心! 杨清峰(秘书科科长):脱下“大白”、穿上“工装”,我牢牢扎在办公桌前,昼夜值守,上传下达、协调联络、起草材料、编报信息……全力保障全区政协系统高效运行。我坚信,在最需要团结一致、共克时艰之时,每一个岗位都是阵地、每一项工作都在“疫”线,有你有我的共同守“沪”,阴霾终将散去,阳光依旧温暖。 徐胜强(提案信息科科长):抗击疫情的战场是一场攻城拔寨的硬仗,更是一场践行初心使命的考场。社区工作者“疫”线冲锋,饱含艰辛与不易,尽显责任与担当;政协委员撰写社情民意信息,践行着为民建言的担当。我深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我们必将打赢这场大上海保卫战。 袁呈炜(一级主任科员):居家的日子意外的非常忙碌:清晨薄雾中,身穿“大白”“小蓝”奋战在核酸检测队伍中;中午保供车到了,又担起了生活物资“叮咚送达”的光荣任务;傍晚时分,终于可以坐在电脑前,与委员连线互动,联名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居家不是“宅”家,办公当一心为“公”。这座暂时被疫情笼罩的城市终将会被我们点燃。 唐少卿(综合科副科长):面对疫情的肆虐猖獗,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志愿者们和我一样,舍弃了“小家”的团圆,守护着“大家”的安危。核酸检测“不漏一人”,物资发放“不缺一户”,党员报到“不少一个”……这次疫情是全民参与的战争,是全社会投入的战斗,舍己为公、同舟共济是“疫”下的时代精神。 齐钟彩(四级主任科员):接到曙光居委“请你来做防疫志愿者”的通知,我就地转为一名社区党员志愿者。整理打印居民信息表、帮助“无码”老人生成核酸登记码……这段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我学到了许多服务群众的方法,弥补了基层工作经验的缺口,机关工作不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徐勤越(未定级公务员):人民战“疫”,终为人民。在浦秀村,我们几次迎着朝阳出发,在半天内完成全村2900余人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我们披星戴月,在凌晨为全村发放物资;我们急群众之所急,积极帮助群众就医、送药,配合企业复工复产……我相信,困难总会被战胜,让我们静待花开、共盼疫散! 胡一旸(未定级公务员):“守护”与“坚守”,是这个春天我的战“疫”关键词。在保障机关日常运作的同时,我持续挖掘先进战“疫”事迹,宣传战“疫”前线同志的英勇与顽强,记录委员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感人瞬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必能共克时艰,迎来山花烂漫时。 杨晴(未定级公务员):无论是前线志愿还是后方保障,无论是“疫”线冲锋还是机关值守,都是以战代训、以役代考的关键,是对吾辈青年的砺炼。诚如鲁迅先生所言,经此一役,中国青年将摆脱冷气,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萤火之光微弱,也可以照亮方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