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们正处于疫情防控最吃劲、最关键的阶段。在这特殊时期,全体区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区委和区政协的号召,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尽己所能、无悔付出,真正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得见委员身影、听得到委员声音”。
沈静远:汇入“红”流 沈静远,区政协委员,区惠敏学校德育负责人 “在静默贤城中,有着澎湃的深情。一位位医务工作者、警务工作者都义无反顾的奔赴战疫第一线。作为政协委员,我应当扛起责任。” 穿过红马甲、反穿衣、“大白”服,拿过小喇叭、便携打印机、居民社保卡,他累计志愿时长早已超过200小时。身份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是内心对这座城炽热的爱。 “在志愿者队伍中,能感受到万众一心的力量,没想到我也能有这样构筑为民服务战壕的一天。”4月11日,居委会发出招募令,需要一批志愿者进行物资的分装和发放。抵达志愿服务场所,在居委干部的统一分配下,面对堆积着的众多生活物资,沈静远委员和其他志愿者们一起开始流水线作业,进行分装。晚上8点,物资分装完毕了,揉了揉酸胀的手臂,扭了扭腰,回头看到了和战友们辛劳的成果,上千份物资堆叠在一起,他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 “我所在的小区老年人口比例特别大,对于配药的需求比较高。”民有所需,他又成为了一名“配药侠”。每天,他逐户记录好每位居民用药的需求,再前往卫生服务中心配药,核对金额、发放药物,在小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间来回奔走。当把居民急需的药物送到他们手中时,他总感觉幸福的能量在心中聚集。 “疫情发生的当下,无数人为这座城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很荣幸,其中有我,和大家一起汇入“红”流,抒发心中对家乡的爱。”
庄祺:践行使命与担当 庄祺,区政协委员,四团镇五四村党总支部副书记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自3月初开始,庄祺委员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共同奋战近50多个日夜,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为守护一方净土慎始如终。 他是村里的“宣传员”。每当有新的防疫政策下来,他会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奉人员微信群、村内大喇叭等形式,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将信息“喊”给全村老百姓。在日常走访服务中,遇到对政策不理解的老百姓,他耐心解答,消除村民们的焦虑和恐惧,使村内老百姓对于防控疫情的各项工作有足够认识和主动配合。 他是村里的“保供员”。“阿婆,您订购的A套餐到了,我慢点给您送来”,这简单的一个个电话,是他每一天在“满天星”便民超市服务的日常。通过微信群或者电话的订购,庄祺委员将订单汇总进行统一采购,收到货后利用三轮电动车统一配送,做到“群众足不出户、货物按需到家”。 他是村里的“巡查员”。由于全村地域面积较广,为更好的堵住防疫漏洞,他组建了日常巡查组,每日在村内巡逻,特别针对平日里容易忽视的角落进行重点巡查。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真章,每日“道口检查”是他一天中必不可少的日程。通过不断完善道口志愿者工作手势、严格落实消杀工作及人员车辆登记制度,以最严的标准做到“外防输入”。
刘军:“小家”与“大家”兼顾的博“疫”人 刘军,区政协委员,区工商联副主席,青溪商会会长,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身负多项社会职务,也就意味着要扛起多种社会责任。自3月上海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刘军委员一方面照顾好恒润集团这个“小家庭”,另一方面也时刻挂念着青溪“大家庭”的防疫工作。 他是“小家庭”的“大家长”。为了解决居家办公员工的后顾之忧,刘军委员积极协调合作社、超市等物资供应点,送去多批次的防疫生活物资,为员工安心居家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为缓解员工的思家之情,他在解决物资保障的同时,丰富“云上”学习等活动,提升团队凝聚力,让员工感受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他是“大家庭”的“小队长”。在青溪防疫任务形势最严峻之时,他组织恒润防疫小队,多次到青河居委、奉城园区等核酸一线点位参加志愿服务。得知村居防疫物资紧缺,他个人出资捐赠1000余套防护服。 作为有责任的企业家,他身体力行,用行动诠释小爱有情,自力更生管好后方。作为有担当的“政协人”,他率先垂范,用实践表达大爱无疆,以身作则挺在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