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下午,区政协召开“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情况通报会。区政协主席陈勇章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政府副区长王淳通报我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有关情况;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姚朝晖、卓雅出席会议。区政协副主席诸春梅主持会议。 陈勇章指出,强国必先强教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的支撑,“奉贤美、奉贤强”战略目标的实现也必然需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要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引,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陈勇章强调,要把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作为“新起点”,进一步增强抓好义务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凝聚起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广泛共识。坚持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牢牢把握好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科学合理制定学校布局规划。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补齐区域义务教育发展短板上下功夫,在坚持义务教育公益性上担使命。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凝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强大合力。进一步创新办学理念,把立德树人、实现全面发展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索“名校长”培养和带动引领机制、联合学校办学模式。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多举措解决好教师的工作问题、生活问题和发展问题,建立新教师规范化培训和骨干教师流动机制。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科学化,发挥差异化评价优势,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陈勇章希望,广大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履职尽责,凝心聚力,影响和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教育界别委员更要发挥政协委员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作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出发展之力。 王淳通报了我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有关情况,并对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的建言作出积极回应。他表示,要进一步科学规划、补齐短板,加快推进入学矛盾突出区域的公建配套学校建设,推动义务教育向更高质量的优质均衡迈进;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强化保障,持续优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秀教师的引进力度和骨干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形成合力,积极推动区政府各部门落实教育责任,强化部门协同、区镇联动,凝聚起推动区域教育高品质发展的强大合力,努力打造南上海教育高地。 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在听取专题情况通报的基础上,结合前期调研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范志海教科卫体委主任:要逐渐淡化“随迁子女”概念、强化“新市民子女”概念,统筹使用好区内外教育资源,深入探索实践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奉贤路径”;要完善教师队伍全员岗位聘任工作机制,夯实义务教育高水平优质均衡发展的人才根基;要尽快弥补新、老学校基本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筑牢校园安全底板。 陆海英委员:要进一步优化区域竞技体育项目和特色体育项目布局,科学建设体育“一条龙”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学生体质健康过程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加强区域竞技体育项目师资培训,提升学校体育教师竞技体育专项技能水平;要注重培养区域竞技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 刘怡委员: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海湾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到位;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配置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优质教师队伍,不断缩小城乡和校际师资差距;要进一步促进优质教师资源有效流动,加大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持续扩大优质资源的受益面。 刘波委员:要充分发挥上海师范大学在奉贤的优势,把奉贤区建成上海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实践基地;要进一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持续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要引入名师,试点一所中小学牵手一个学院,引入科技副校长的机制。 曹鹏委员:要加强信息化应用,试点和推广远程同步课堂和教学评估,解决优秀师资的共享问题;要注重创新教育和科技素养培养,提升乡镇学校创新教育的硬件条件,提高教师科创教学水平;要加强宣传,让家长更加了解每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 张俊杰委员:要加强校社联动,提高街镇学校的课后服务生均经费,吸引更优质的社会资源来补充学校课后服务的丰富内涵;要发挥成人学校、社区学校作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蔡斌华委员:要进一步加大“医教结合”工作的经费保障,将专项工作纳入区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予以保障;要进一步提升学校卫生保健人员专业能力,发挥好“一校一医”“健康副校(园)长”的作用;要进一步推动健康科普进校园,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王群界别群众代表:要统一城乡学校教育目标,确保每所学校教育目标内容一致,持续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留住、用好优秀教师;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程度;要做实家校协同体系,让家长有能力有意愿协同老师共同担负教育重任。 100多名区政协委员参加专题情况通报会。区教育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等单位有关领导;区政协之友社理事会成员,部分界别群众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