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区政协开展“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整治”专题协商会议。区委常委、副区长刘伟通报有关情况并作回应性讲话,区政协副主席姚朝晖主持会议并讲话。 刘伟通报了我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有关情况,并对委员和界别群众代表的建言作出积极回应。他表示,一要持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压紧压实全链条安全责任,健全责任体系,增强工作联动,严格督导检查。二要扎实有序推进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安全管理根基,紧盯消防安全,坚持智慧监管,努力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三要广泛深入推动共治共享,营造群防群治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社会参与,不断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 姚朝晖指出,提升我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水平,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共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协同联动,筑牢全链条治理防线,将安全生产责任贯穿于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每个环节。要坚持人民至上,提升治理效能,破解电动自行车安全难题,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发挥政协职能,以全过程民主监督推动责任落实,护航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行稳致远,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奉贤。 委员们在听取专题情况通报的基础上,结合前期调研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顾卫兴主任:要构建协同体制机制,凝聚治理合力,尽快明确充换电设施常态化的行业主管部门,构建常态化管理体系。要兼顾存量治理与增量管理,优化车辆生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治理存量车,严格把控新车准入门槛。要用好主流媒体、各类平台及各部门资源,提升销售企业和居民的安全意识。 李红兵常委:进一步加大源头宣传,建立销售门店安全宣传网络,提高广大市民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压实电动自行车各环节安全责任。进一步加大共享换电柜的设点布局,积极推广共享换电模式,为外卖、快递小哥和居民出行节约时间提供便利。 莫承中委员:农村地区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棚时,在程序上和规范上要有所突破。对居民区的充电棚建设,在规定上要简化、程序上要简易。对代驾类特殊群体电动自行车使用监管要严之又严。坚决杜绝电动自行车电池入户充电,确保电池安全、业主安全、小区安全。 朱瑾委员:对于重点人群(网约配送员和快递员),一方面需加强安全教育,提升教育针对性,另一方面需加强服务和引导,通过加快“友好商圈”等建设,提高换电柜数量,切实解决骑手快速换电问题。对于数据(电动自行车排摸),要提高数据源头排摸掌握的科学性及交互性,进一步提升数据应用赋能安全隐患源头治理。 陈春兰委员:外卖骑手在公共区域的行驶安全是一个涉及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和外卖行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实际问题。外卖平台安全保障部门要强化车辆的日常安全检查与维护。平台要用“安全分”替代超时处罚,数据治理叠加技术赋能。建立健全考核与奖惩机制,加强管理处罚措施。 沈静远委员:小小的一块电池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一要抓入口,推动技术革新,强化源头管理。二要强监管,打击违法拼改,规范市场秩序。三要管出口,推动以旧换新,开展强制报废。 陈卫荣界别群众代表:基层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实行“价费分离”后,居民得到实惠,物业公司没有管理收益,巡视、管理积极性下降。室外充电棚“三件套”(探头、烟感、喷淋)中,喷淋管路无法接入消防水管,只能接入就近的生活用水管道(压力不够),铺设和使用都存在问题。电梯里安装的阻车系统辨识度不高,免费三年后的养护费用无处落实。 区政府办、区应急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公安奉贤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执法局、区建管委(交通委)、区房管局、区经委、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办等单位有关领导应邀参加会议。 |